“赤日烤得土生烟,红薯为模绘井泉”。
早上刚打开门,就听见晒粮场传来热闹的声音。陈建国走过去一看,村民们已经凑齐了,有的扛着枫木杆,有的背着木板,还有的提着绳子,连李大叔都来了,手里拿着把磨得锃亮的斧头。
“陈先生,俺来帮着劈木头,加固井壁用。” 李大叔说,语气比昨天缓和多了。
陈建国笑着点头:“多谢李大叔!咱们今天先搭井架,再挖井壁,慢慢挖,不急。”
赵二柱已经把草药箱放在旁边,里面装着解暑的草药、布条,还有几块红糖:“谁要是觉得头晕,就过来喝口红糖水解解暑,别硬撑。”
小丫挎着小竹篮,里面装满了红枫叶,她把枫叶分给大家:“每人一片,贴在工具上,能带来水!” 村民们笑着接过枫叶,有的贴在枫木杆上,有的别在衣襟上,晒粮场一下子多了片红色,看着就喜庆。
开始搭井架的时候,问题来了 —— 陈建国画的挖井示意图是张草图,上面有井架的样子、井壁的加固方法,还有排水的通道,可村民们大多没读过书,看不懂上面的 “剖面图”,围着图纸挠头。
“陈先生,这‘剖面图’是啥啊?俺看这画的跟咱家的灶台似的,咋挖啊?” 李大婶凑过来看,越看越糊涂。
陈建国拿着图纸,想了想,突然看到旁边篮子里的红薯 —— 这是赵二柱早上带来的,准备当干粮。他拿起一个红薯,对大家说:“大伙儿看,这红薯就是咱们要挖的井。”
他用斧头把红薯从中间劈开,露出里面的薯肉:“这外面的皮,就是井壁,咱们要用人字架把枫木杆搭起来,护住井壁,防止塌了;这里面的薯肉,就是井里的空间,咱们在里面挖;这红薯蒂的地方,咱们留个小口,当排水通道,挖出来的湿土从这里运出去。”
说着,他用小树枝在红薯上画了几道线,标出井架、井壁、排水通道的位置,然后把红薯递给村民们传着看。“这样懂了吧?就跟把红薯挖空,还得护住皮不碎一样。”
“懂了!懂了!” 狗蛋接过红薯,看了半天,“俺以前挖过红薯窖,跟这差不多,就是把窖挖深点,再用木头撑住!”
李大叔也接过红薯,摸了摸上面的线条,点点头:“这么一说就清楚了!以前挖井就是没撑住井壁,才塌了,这次用枫木杆搭架子,肯定稳!”
可没一会儿,又出了个小插曲 —— 狗蛋看红薯挺甜,忍不住咬了一口,结果把红薯上画的线给咬没了。陈建国看着被咬了一口的红薯,又好气又好笑:“你这孩子,咋还吃了呢?这是模型,不是干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