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秋后算账(1 / 2)

秋……秋后算账?

不对,蝉鸣不止,是一种焦躁,一种催促。说明幕后之人,等不及了。

等不及什么?

草根巷的“瘟疫”,目的是什么?制造恐慌?嫁祸于人?

蝉,在古代,也象征着高洁。但在这里,蝉鸣不止,聒噪不休,更像是指代那些喋喋不休的言官,那些碍事的家伙。

其意在秋。“秋”字,拆开是“禾”与“火”。

烧了禾苗?不对。

秋,在古代律法中,常与“处决”联系在一起。

秋后问斩。

所以,这是催促张承安,尽快动手,解决掉那些像秋蝉一样聒噪的“禾苗”?

“禾与火?”

张承安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嘲弄。

“看来,宋小先生不还精通测字解谜。”

宋河抬起头,缓缓开口:

“大人,卑职以为,‘禾’与‘火’,或许只是第一层伪装。是故意设下的陷阱,用来迷惑那些自作聪明的人。”

张承安的敲击停了。

“哦?说来听听。”

“‘蝉鸣不止’,大人,您觉得京城里,什么人最像这聒噪不休的秋蝉?”

宋河不答反问,将问题抛了回去。

“他们自诩高洁,饮风餐露,不食人间烟火。实际上,他们的声音除了制造噪音,毫无用处。但偏偏,这噪音却能左右朝堂风评。”

张承安的瞳孔收缩了一瞬。

清流!

那些以言为刀,以笔为剑,整日里弹劾这个、参奏那个的言官清流!

他们确实像极了聒噪的蝉。

“那秋呢?”

张承安的声音已经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大人,若‘蝉’指的是人,那‘秋’,为何不能是人?”

宋河的嘴角勾起一个极淡的弧度,像是冰面上裂开的一道缝。

“‘其意在秋’,或许并非秋天,也非秋后问斩。”

“而是,其意在‘邱’!”

轰!

张承安脑中仿佛有惊雷炸响。

邱!

户部尚书,邱然!

邱然正是清流一派的领袖人物,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是皇帝面前的当红谏臣!

蝉鸣不止,意在邱然!

邱然一派最近动作频频,处处与“那一位”作对,幕后主使已经不耐烦了,这是在催促自己,尽快动手!

草根巷的瘟疫,就是引子!

只要将事情闹大,再安排言官推波助澜,将脏水全部泼到邱然身上……

一个“失察之罪”,足以让他灰头土脸,甚至丢官罢职!

原来如此!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被宋河用一根无形的丝线,完美地串联起来!

“你很聪明。”

张承安再次开口,声音里听不出喜怒。

“但有时候,太聪明的人,活不长。”

宋河仿佛没听出话里的杀意。

“大人,恕我直言。”

“仅凭一场小小的瘟疫,就像扳倒一位执掌户部的二品大员?”

“这计策,未免也太粗糙了。”

张承安猛地站起身,一股煞气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