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沈潇的加入,马钧、刘晔、黄月英等人对蒸汽机的改良,进一步加快。他们日夜奋战,不断地尝试新的设计,新的材料。
沈潇心里清楚,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基石。只有将蒸汽机发展起来,才能带动整个大汉的工业化进程。他不断地提出新的想法,新的思路,让马钧等人茅塞顿开。
在沈潇的指导下,蒸汽机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体积也变得更加小巧。
除了蒸汽机的改良,沈潇还关注着其他领域的科研。
他还让张机和华佗两位神医,继续研究“青霉素”等药物,希望能攻克更多的疾病,造福百姓。
沈潇心里清楚,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发展,才能让大汉立于不败之地。
他甚至还提出了“标准化生产”、“模块化设计”等概念。他知道,这些概念在这个时代是难以理解的,但他还是坚持不懈地向马钧等人灌输这些思想。
“马先生,我们生产的零件,必须做到尺寸统一,可以互相替换。”沈潇解释道,“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马钧听得一愣一愣的,他心里想,军师的想法真是太奇特了,但他还是虚心学习,不断尝试。
在沈潇的带领下,长安的科研氛围变得异常浓厚。无数的工匠、学者都投身到科研之中。
在沈潇的科研狂潮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他也没有忘记自己更宏伟的计划——探索海洋。他心里清楚,大汉的未来,不仅仅在陆地,更在广阔的海洋。
他让刘备派了几百死士,到定海港那里,架上几艘新建的海船。这些海船虽然还不是他理想中的盖伦帆船,但也是经过初步改良的,比之前的内河战船更适合远洋航行。
沈潇还特意找了几十个敢死的海上渔民,和几个敢死的、他亲自教会辨别海上方向的人,以及会绘图的人。
他亲自教授他们一些海上的知识,比如如何利用星象、风向、潮汐来判断方向,如何识别海里的生物,以及海上常发生的现象。
他希望通过这些知识,让他们不至于遇到不明事物时,就往神鬼上面想,以至于害怕,不敢前行。
“你们记住,大海虽然危险,但它也充满了机遇。”沈潇对着这些敢死队员们说道,“你们的任务,就是去探索未知的海域,去寻找大汉没有的宝藏!”
他心里清楚,这次探险充满了风险,但他没有选择。他必须尽快找到美洲的橡胶树、土豆、玉米、番薯、辣椒种子,这些对大汉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他根据记忆,画出了一部分去美洲的地图,虽然模糊不清,但至少能给他们指明一个大致的方向。他知道,其他的路线还得敢死之人用生命来填补。
“军师,我们一定会完成任务!”一个渔民出身的队长,激动地说道。
沈潇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些渔民虽然出身卑微,但他们对大海的熟悉程度,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
“祝你们一路顺风,满载而归!”沈潇对着他们喊道。
他心里清楚,这次探险,充满了未知。他不知道他们能否成功抵达美洲,也不知道他们能否平安归来。但他知道,他必须这样做。
他心里想,如果他能成功带回这些美洲作物,那大汉的粮食产量将大幅提升,百姓的生活也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除了美洲作物,他还希望他们能找到橡胶树。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用来制造轮胎、密封件等。如果能成功引进橡胶树,那大汉的工业发展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沈潇安排了人去美洲之行后,就继续投入到科研之中。他必须尽快将蒸汽机发展起来,才能为未来的远洋航行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时间慢慢过去了一年多,转眼就到了200年春节。
这一年多,沈潇除了忙于科研,还时不时地关注着南疆的动态。贾诩、程昱、李儒三人在南疆推行新政,虽然遇到了一些阻力,但总体来说,进展顺利。
魏延的野战军也一路凯歌,不断向东向西扩张。他们已经占领了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大部分地区,开始向印度挺进。
甘宁的定海军也初具规模,他们不仅在近海训练,还时不时地进行远洋航行,绘制航海图,同时与魏延等军队打个配合。
一切都在按照沈潇的计划进行着。
200年春节,正月初八,一个晴朗的日子。
长安城西,一片被高高的围墙圈起来的巨大工地上,人头攒动,戒备森严。
围墙之内,一条环形的,由两条乌黑锃亮的铁条铺设而成的“道路”,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而在那条奇特的“道路”上,趴着一个所有人都从未见过的钢铁巨兽。
它通体漆黑,由无数巨大的钢铁部件铆接而成,身躯庞大,充满了压迫性的力量感。
它的头顶,竖着一根高高的烟囱,正无声地指向天空。在它的身后,还拖着一个同样由钢铁打造的,巨大的敞口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