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卧龙与月英(1 / 2)

庞统得意地嘿嘿一笑,刚想吹嘘两句,却发现身旁的诸葛亮,自打进了这院子,就跟丢了魂儿似的。

他的目光越过了那些精巧的机关,越过了那张惊世的图纸,死死地锁在黄月英的身上。

那是棋逢对手的欣赏,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震撼。

他看到了那双眼睛,那双与自己同样明亮,同样充满了对世间万物运转规律的探求与渴望的眼睛。

这世上,竟有与我如此相似之人!

“喂,小子,回神了!”庞统用胳膊肘捅了捅他。

诸葛亮这才如梦初醒,脸颊微微一热,连忙将目光转向那些机关,以掩饰自己的失态。

然而,这一看,他的心神再次被吸引了过去。

这院子里的布局,看似杂乱,实则暗藏玄机。

那个提水的木人,并非简单的上下运动,它的动力源,竟然是旁边一条细细的水流,通过一个巧妙的水轮结构,将水的势能转化为了机械的动能。

而那些木牛流马,每一步的距离、转弯的角度,都经过了精密的计算,彼此之间绝不会发生碰撞。

整个院落,就是一个环环相扣、自行运转的大型机关!

“子明先生所教的‘物理’……”诸葛亮喃喃自语。

杠杆、滑轮、势能、动能……那些原本只存在于沈潇口中和纸面上的抽象概念,在此刻,都化作了眼前这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实体。

他仿佛被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脑中无数的奇思妙想,瞬间找到了可以实现的途径。

他一步步走向那个提水的木人,看得入了迷。

“这个设计,看似巧妙,实则浪费了七成的水力。”

黄月英清脆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她走了过来,手里拿着那张图纸,另一只手则指着木人内部的一个齿轮结构。

“它的轴承用的是普通圆木,摩擦太大。而且齿轮的咬合角度不对,导致每次传动,都有大量的能量被白白消耗掉了。”

她看向诸葛亮,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若将圆木轴承换成滚珠,再将齿轮改成这个样子……”

她随手拿起一根木炭,在旁边的一块木板上飞速画了起来。一个更加复杂,却也更加高效的齿轮传动结构,跃然板上。

“如此,只需三成水力,便可驱动。”

诸葛亮看着那个设计,眼睛越来越亮。

他想的是如何运用原理,而她想的,是如何将原理的效用发挥到极致!

他上前一步,指着黄月英画的图:“姑娘此法甚妙!但滚珠轴承虽能减少摩擦,却也增加了制造的难度。若是在接触面涂抹油脂,是否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可以,但油脂会沾染尘土,时间一长,反而会增大阻力,需要时常清理。”黄月英立刻反驳,“不如在轴承外加装一个防尘罩。”

“防尘罩会增加整体的重量……”

“那就把罩子的材料换成更轻的桐木!”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就着一个小小的齿轮,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从材料的选择,到角度的计算,再到能量的传导,他们的思维在空中碰撞,迸发出无数耀眼的火花。

一旁的庞统,已经彻底看傻了。

他自负才高,可听着这两人的对话,却感觉像在听天书。什么滚珠,什么摩擦力,什么能量……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他扭头看向沈潇,发现这位始作俑者,正一脸欣慰地看着那两个凑在一起的身影,嘴角咧开,露出了一个……难以形容的姨妈笑。

“子明,你这……笑得有点瘆人啊。”庞统忍不住吐槽。

“你不懂。”沈潇摇了摇头,心中乐开了花。

磕到了!磕到了!官方发糖,最为致命!

这哪里是技术交流,这分明是大型相亲现场!卧龙和月英,这天造地设的一对,被自己提前给凑到了一起。

“阿丑,有客人来了,怎么也不请进屋里坐?”

一个温和的声音从内院传来,打断了诸葛亮和黄月英的讨论。

众人回头,只见一个须发微白,气质儒雅的中年文士,正捋着胡须,含笑看来。

正是黄月英的父亲,荆州名士,黄承彦。

黄承彦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最后落在了沈潇身上,微微点头致意。他早已从庞统那里听说了这位刘备帐下的奇人。

而当他看到自己的女儿,正和那个俊朗不凡的少年郎凑在一起,为了一张图纸争得面红耳赤,眼中却都闪烁着同样的光彩时,他捋着胡须的手,停顿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