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渡过黄河(2 / 2)

“司马大。”

“末……末将在!”司马大连忙出列。

“你领五千兵马,即刻对蒲津县东门,发起试探性攻击。”

司马懿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记住,是试探。”

“不必强求破城,只需探明城中虚实,消耗其守城器械即可。”

“若遇强阻,可自行撤退。”

司马大心中叫苦,试探性攻击,说白了就是炮灰。

只能硬着头皮领命:“末将……遵命!”

司马大点起五千士卒。

这些人,大多是原河内各家的私兵部曲。

此刻被驱赶着去攻城,他们是怨声载道。

“快走!磨蹭什么!”司马家的督战队,挥舞着鞭子,呵斥着这些士兵。

“他娘的,司马家把我们当狗使唤!”一个老兵低声咒骂。

“小声点!想死啊!”旁边的同伴连忙提醒。

蒲津县东门城楼之上,郭嘉与徐晃并肩而立。

“奉孝,司马懿派人攻城了。”徐晃指着城下黑压压的人群。

郭嘉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来得好。”

“传令下去,弓箭手准备,滚石擂木备好。”

“让弟兄们沉住气,等他们靠近了再打。”

“遵命!”

城下,司马大硬着头皮,指挥士卒扛着简易的云梯,推着几辆粗陋的冲车,向城门涌去。

“冲啊!第一个登上城头的,赏金百两!”司马大大声鼓动。

然而,应者寥寥。

“放箭!”

当司马军进入射程。

城楼上,徐晃一声令下。

箭如飞蝗,倾泻而下。

“啊!”

“呃!”

冲在最前面的士卒,如同被割倒的麦子,纷纷中箭倒地。

惨叫声,哀嚎声,响成一片。

“举盾!举盾!”司马大声嘶力竭地呼喊。

然而,那些从没上过战场的盾兵,根本不会抵挡如雨的箭矢。

不断有人中箭,倒在血泊之中。

后面的士卒见状,吓得裹足不前。

“督战队!给我上!”司马大怒吼。

司马家的督战队,挥舞着屠刀,逼迫着士卒向前。

“不冲者,斩!”

在死亡的威胁下,士卒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向上冲。

“砰!砰!砰!”

几辆冲车,在士卒的推动下,艰难地靠近城门。

开始一下下撞击着厚重的城门。

城楼上,郭嘉神色不变。

“滚石!擂木!金汁!”

巨大的石块,粗壮的圆木,从城头呼啸而下。

砸在冲车上,砸在人群中。

骨断筋折的声音,令人毛骨悚然。

更有烧得滚烫的金汁(粪尿煮沸物),一桶桶泼洒下来。

被浇中的士卒,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浑身皮肉溃烂,在地上翻滚。

那场面,如同人间地狱。

“快!快上云梯!”司马大红着眼睛吼道。

几架云梯,颤巍巍地搭上了城墙。

一些被赏钱蒙了双眼的人,开始向上攀爬。

“杀!”

城墙上的守军,用长枪猛刺,用大刀劈砍。

爬上云梯的司马军士卒,如下饺子一般,纷纷坠落。

有的摔断了腿,有的摔断了腰,还有直接被摔死的。

司马大看着眼前的惨状,心胆俱裂。

他带来的五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战斗,已经死伤过半。

剩下的,也早已没了斗志,只是在督战队的逼迫下,茫然地送死。

“撤……撤退!”司马大终于扛不住了。

“鸣金!撤退!”

听到撤退的锣声,残余的司马军士卒如蒙大赦,扔下兵器,掉头就跑。

城楼上,郭嘉看着狼狈逃窜的司马军,脸上露出笑容。

“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徐晃却道:“奉孝,不可大意。今日来的,只是司马懿的炮灰。”

“其主力未动,攻城器械也未尽出。”

郭嘉点点头:“公明所言极是。”

“司马懿此人,心机深沉,绝不会如此轻易放弃。”

“真正的恶战,还在后头。”

司马大带着不足两千残兵,狼狈地逃回大营。

他跪在司马懿帐前。

“公子……末将无能……请公子责罚!”

司马懿看着他。

“伤亡如何?”

“回公子……出击五千人……阵亡二千八百余,重伤七百余。”司马大颤声回道。

司马懿沉默片刻。

“知道了。”

“你下去吧。”

“谢……谢公子不杀之恩!”司马大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

帐内,只剩下司马懿一人。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投向蒲津县城,损失三千多炮灰,换来了对蒲津城防的大致了解。

守军意志坚定,指挥得当,城防器械充足。

郭嘉,果然不好对付。

司马懿的嘴角,却勾起冷酷的笑容。

“明日,便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真正的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