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匈奴出发(1 / 2)

探马的蹄声,在通往河东的官道上激起阵阵烟尘。

斥候已经被派出到二三十里外。

情报部送来的消息,一卷接一卷的送向刘备军中。

虽然沈潇他们此刻并不在雁门,但匈奴人的动向,却通过这些细密的网络,逐渐清晰。

七月二十六日。

南匈奴五万铁骑,黑压压一片,如同洪流一样,正式南下。

一人双马。

这是草原骑兵的标准配置,确保了他们恐怖的机动力。

马蹄踏处,大地轰鸣,烟尘滚滚,遮天蔽日。

队伍中,还有五千多名异族奴隶。

其中,还有不少是面黄肌瘦的汉人。

有些奴隶负责照看牛羊。

匈奴人带着数万头牛羊,这是匈奴人移动的粮仓。

有的奴隶则带着匈奴人的沉重杂物。

这些奴隶的命,在匈奴人眼中,比牛羊还贱。

匈奴人饿了,会毫不犹豫地宰杀牛羊,大快朵颐。

若是奴隶不堪重负,倒毙途中,便会被随意弃尸荒野。

他们的尸体,很快就会成为草原上豺狼秃鹫的食粮,连一块遮羞布都不会有。

匈奴人的行军速度,快得令人咋舌。

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的外甥,忠实地执行了袁绍的密令。

他将沿途各城的守军,都以“操练兵马,以壮军威”的荒唐名义,撤到了城外。

为匈奴人敞开了并州的大门。

以便通往河东的道路,畅通无阻。

那些本应守护一方百姓的坚固关隘,此刻形同虚设。

七月二十六日下午。

匈奴人的先头部队,抵达了雁门郡的门户——雁门关。

这座雄关,曾几何时,是大汉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坚固屏障。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

无数英雄将士,曾在此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铸就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不朽传说。

然而今日。

关墙依旧高耸,默默矗立在风中。

守军却早已不见踪影。

沉重的吊桥,早已放下。

厚实的城门,也只是虚掩着,仿佛是在卑躬屈膝地,恭迎着这群来自草原的恶魔。

匈奴骑兵们发出野兽般的呼啸。

他们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便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入了雁门关。

关内,本应是商旅不绝、人烟稠密的郡治所在。

此刻,却像一只瑟瑟发抖、待宰的羔羊,赤裸裸地暴露在饿狼锋利的獠牙之下。

烧!

杀!

抢!

掠!

没有任何理由,没有任何迟疑,更没有任何人性可言。

匈奴人如同出笼的猛兽,如同贪婪的蝗虫过境,疯狂地发泄着他们原始的兽性。

凄厉的尖叫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绝望的哀嚎声,混杂着匈奴人刺耳的狂笑,响彻了雁门郡的上空。

一栋栋民居被粗暴地点燃,浓密的黑烟夹杂着火星,滚滚升腾,遮蔽了天空,将白日化为黄昏。

年轻的妇人被野蛮地从家中拖拽出来,她们的发髻散乱,衣衫被撕成碎片,绝望的哭泣声淹没在匈奴人粗野污秽的狂笑声中。

孩童们惊恐的啼哭声,如同最锋利的钢针,一针针扎在每一个尚存一丝良知的人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