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董卓的回应(2 / 2)

灯火通明,暖意融融,与殿上的压抑截然不同。

几位刚刚在朝堂上义愤填膺的大佬——王允、杨彪、黄琬、崔烈等人,此刻正围坐一堂。

没有了董卓的威压,他们脸上的倨傲与不屑,再无丝毫掩饰。

“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王允须发皆张,将一个精致的瓷杯重重顿在案几上,“一个织席贩履之徒的歪门邪道,竟也敢在朝堂之上狺狺狂吠!”

杨彪冷哼一声:“那沈潇更是伶牙俐齿,巧言令色!竟敢当着我等的面,蛊惑太师!”

“依我看,此人留不得!”崔烈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一个贱民,也敢妄议朝政,顶撞我等公卿?不杀鸡儆猴,日后岂不是人人效仿?”

“不错,”黄琬附和道,“此风绝不可长!必须尽快处理掉,免得夜长梦多。就说他冲撞朝臣,图谋不轨,随便寻个由头……”

“一个使者而已,死在长安,谁会追究?刘备那厮,还能打到长安来不成?”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杀气腾腾,仿佛捏死沈潇,比捏死一只蚂蚁还容易。

他们商量着如何下手,是派刺客,还是寻个罪名公开处决,言语间充满了对“贱民”的蔑视和对自身权力的自信。

另一头,李儒拿着刚刚到手的,盖着相国大印的任命文书,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董卓最终还是被他说服了。

用一个虚名官职,换取一个潜在的屏障,还能恶心那帮自命清高的士族,何乐而不为?

刚进书房,心腹便匆匆上前,低声禀报:“先生,王司徒那边……聚了不少人,听风声,似乎是冲着河东来的那个使者去的,言语间……很不善。”

李儒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

这帮老家伙,动作倒是快。

他本就看不惯这些世家门阀的嘴脸,如今他们要动沈潇,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打董卓和他李儒的脸。

“知道了。”李儒挥退下人,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恰在此时,门房来报:“先生,河东使者沈潇求见。”

来得正好。

“让他进来。”

沈潇心里七上八下地跟着下人再次来到书房。

他等了一天,没等到任何消息,心里实在没底,只能厚着脸皮再来拜访李儒,探探口风。

“先生。”沈潇拱手行礼,姿态放得更低了些。

李儒没多废话,直接将那份还带着墨香的文书推到他面前:“太师允了。河东太守,兼领河内郡守备。”

沈潇眼睛瞬间瞪大,呼吸都急促了几分,连忙拿起文书细看,确认无误后,狂喜涌上心头:“多谢先生!多谢先生周旋!”

成了!居然真的成了!

“不必谢我。”李儒语气平淡,“这也是太师的意思。”

他顿了顿,话锋陡然一转,声音压低:“不过,你现在高兴,可能早了点。”

沈潇心头一跳,脸上的喜色僵住:“先生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