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莫须有(1 / 2)

秦桧抬眼,烛光在他眼中投下跳动的阴影:有啥主意?说。

万俟卨凑近,声音压得极低:既然证据不足,何不就用莫须有三字?

莫须有?秦桧眉头一皱。

也许有的意思。万俟卨解释道,相爷位高权重,说也许有罪,谁敢说没有?

秦桧怔住了。这个来自现代的灵魂当然知道莫须有在后世会成为冤案的代名词。查攀安的良知与秦桧的权欲在体内激烈交锋,他忽然想起大学时历史教授痛斥秦桧时的神情。

相爷?万俟卨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秦桧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冰冷:就照你说的办。

腊月二十九,风波亭四周戒备森严。秦桧裹着貂皮大氅步入亭中时,岳飞已被除去盔甲,只着白色中衣跪在亭心。月光透过雕花窗棂,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宛如镣铐。

岳少保。秦桧在案后坐下,声音出奇地平静,你可知罪?

岳飞抬头,目光如电:飞无罪。

简单的三个字却让秦桧如芒在背。他强自镇定,展开圣旨:陛下已下旨,你父子二人……以谋反罪论处。

岳飞闻言竟微微一笑:秦相,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秦桧手指一颤,圣旨边缘被捏出褶皱。他没想到岳飞如此平静,这种平静比怒骂更令人不安。

罪名是什么?岳飞忽然问道。

秦桧语塞。万俟卨在一旁厉声喝道:莫须有!

亭中一片死寂。岳飞先是一愣,继而仰天大笑,笑声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落下:好一个莫须有!秦相,这三个字,将伴你遗臭万年!

秦桧面色骤变。岳飞的话像一把利剑,刺中了他内心最深的恐惧——被历史唾骂。现代人查攀安知道,在八百多年后的西湖边上,秦桧的跪像会永远遭受世人唾弃。

行刑!秦桧猛地拍案,声音却有一丝颤抖。

岳云被押入亭中,少年将军虽然五花大绑,却挺直脊背。他看到父亲,眼中含泪:父亲,孩儿不怕!

岳飞欣慰点头:好孩子,黄泉路上,为父与你同行。

刽子手捧上毒酒与白绫。岳飞却道:且慢。他转向秦桧,取纸笔来。

秦桧犹豫片刻,挥手示意侍从奉上笔墨。岳飞提笔蘸墨,在铺开的宣纸上挥毫写下四个大字:天日昭昭。

笔锋如刀,力透纸背。最后一笔落下时,一滴墨如泪般晕开。

秦相。岳飞直视秦桧双眼,目光如炬,你眼中为何有迷茫?

秦桧心头剧震。这一刻,他感觉岳飞似乎看穿了自己体内那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