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人性的钩子,”星辰对星河眨了眨眼,又对小晓说,“你跟它们说,‘快的东西,丢得也快;慢的东西,才会扎根’——就像你画一幅画,要慢慢勾线、慢慢上色,才会好看;就像我跟你妈道歉,要慢慢鼓起勇气,才会让你肯回家。抢来的光,像风吹过就没的火星;传出来的光,像埋在土里的种子,会发芽,会长大。”
小晓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对着画里的灰雾轻声说:“我以前跟妈妈吵架,也觉得‘冷战最痛快’,后来才知道,‘主动说对不起’虽然慢,却能让妈妈笑。你们抢光很快,可抢来之后呢?一个人抱着冷光,不孤单吗?”
这话刚说完,画里的灰雾突然抖了抖,浓得像抹布的地方,竟裂开了一道缝,缝里透出金绿色的光——是玻璃瓶里的绿芽光,顺着灰雾线飘过来了!更奇的是,星音阁的晨雾里,突然飘来无数缕细如发丝的灰雾,都往画的方向凑,册页上的字也多了起来,还是歪歪扭扭的:“根……怎么扎?暖……怎么传?”
星河压低声音,眼里闪着光,“它们从‘试探’变成‘求问’,这就是读者想追的‘爽点’——不是我们赢了,是‘冷的东西,主动向暖靠近’。”
星辰蹲下身,让小晓把艾草绳系在木牌上,绳上的光顺着木牌,往每一缕灰雾里钻:“根,要扎在‘别人的需要里’——就像我开星音阁,不是为了当阁主,是为了帮阿桂找回女儿,帮小石头找回勇气;就像你星河叔叔,倒插门到木家,不是为了占便宜,是为了帮木木编绳,帮邻里修屋顶。暖,要传在‘小小的心意里’——一句‘我错了’,一根编坏的绳,一幅没画完的画,都是在给光‘浇水’。”
他指着玻璃瓶里的绿芽光,那芽尖上竟冒出了一点极小的星芒:“你们看,这就是‘根’——灰雾里的小影子,因为碰了艾草绳的暖,长出了‘星芽’。等这芽长大,它们就会知道,掠夺是‘捡芝麻’,共生是‘种西瓜’——这就是光里的智慧:越给别人暖,自己的光就越亮;越帮别人扎根,自己的根就越稳。”
就在这时,院门外突然传来小石头的尖叫,不是害怕,是兴奋:“辰叔叔!你们快来看!巷口的灰雾,在帮李阿婆扶竹筐!”
几人跑出去,只见巷口飘着几缕灰雾,正帮着李阿婆把翻倒的竹筐扶起来,竹筐里的野菊花,沾了灰雾里的金绿光,竟开得更艳了。而星核册上,自动浮现出最后一行字,这次的字不再歪歪扭扭,竟带着点暖光:“我们……想种‘西瓜’。”
星河拍了拍星辰的肩,声音里藏着笑:“,掠夺族怎么学‘种西瓜’?星芽会长成什么样?下次再碰到‘不信暖的冷’,咱们又要怎么接?
小晓突然拉了拉星辰的衣角,指着画里的灰雾:“辰叔叔,它们在画里编绳呢!”
众人看过去,画中的灰雾竟变成了小小的身影,围着艾草绳,笨拙地学着编星芒,每编一下,画里的光就亮一分。而玻璃瓶里的星芽,在晨雾里轻轻晃着,像在跟画里的小影子打招呼。
风又吹过星音阁,这次带着野菊花的香,还有灰雾编绳的“沙沙”声。星辰望着那缕缕往光里钻的灰雾,轻声说:“这就是光的‘魔力’——不是照亮黑暗,是让黑暗,自己长出光来。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星芽会开出星星吗?掠夺族的‘西瓜’,会种在哪个角落?”
(掠夺族从试探到求问”,埋了“星芽成长”“学种西瓜”同时把“快与慢”“抢与传”的智慧藏在日常故事里——传递了光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