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预算的每一个数字都经过了严格的推敲,确保在追求技术领先的同时,财务风险处于可控范围。林澈特别强调:“我们要敬畏制造业的复杂性,50个亿,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既要仰望星空,也必须脚踏实地。”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在合肥市规划的一片新兴产业园区内,红旗招展,人头攒动。星海科技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的奠基仪式在此隆重举行。
现场布置得庄重而喜庆。巨大的背景板上,“星海科技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奠基仪式”的字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侧的展板上,醒目地展示着项目概况:总投资50亿元,规划年产能20万辆,目标于2024年下线首款纯电SUV。
上午九时五十八分,吉时已到。激昂的迎宾曲响起,林澈与合肥市的几位主要领导一同走上主席台。他们面带微笑,亲切交流,共同手持系着红绸的铁锹,为奠基石培土。
当第一锹黄土覆盖在奠基石上时,现场礼炮齐鸣,掌声雷动。无数的彩带和金箔从空中飘落,标志着星海科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也象征着合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版图上,又落下了一颗至关重要的棋子。
奠基仪式后,林澈陪同领导和嘉宾参观了临时搭建的产品展示中心。在这里,周慕辰亲自揭开了首款SUV设计草图的神秘面纱。
草图悬挂在展厅最中央的墙壁上,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那是一辆线条流畅、姿态动感的中大型SUV。它没有采用过于繁复的设计,而是以极简的型面和犀利的线条勾勒出强大的力量感与未来感。前脸是星海科技家族式的“星辉光幕”设计,贯穿式的灯带与两侧锐利的大灯组相连,点亮时仿佛划破夜空的星际航道。侧面的隐藏式门把手和高腰线设计,营造出蓄势待发的姿态。尾部则采用了创新的“星轨环绕”尾灯,辨识度极高。
“太漂亮了!”一位领导忍不住赞叹,“这设计,完全不输给任何国际顶级品牌!”
周慕辰在一旁详细解说设计理念:“我们致力于将东方的‘意境美’与西方的‘科技感’相融合。这款车,我们内部代号‘星河’,寓意着它如同徜徉在星河中的座驾,既优雅,又充满探索未知的力量。”
道格拉斯·怀特则从工程角度补充道:“‘星河’将基于我们完全自研的‘星云’纯电平台打造。这个平台在空间利用率、车身刚性以及拓展性上都达到了行业顶级水平。我们的目标是,实现1000公里的真实续航,并且,它将全系搭载星海科技自研的第二代高性能cU芯片,这将是整车智能化的‘大脑’和‘神经中枢’。”
听着团队成员的介绍,看着周围热情洋溢的面孔和媒体不断闪烁的镁光灯,林澈心潮澎湃。在随后的媒体采访环节,他走到了话筒前,目光坚定地望向镜头,说出了那句早已在心中酝酿许久,注定将在行业内掀起巨浪的宣言:
“感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今天,我们在这里,不仅仅是奠基一个工厂,更是播种一个梦想。星海科技进军新能源汽车,并非简单地追逐风口。我们是要用我们在芯片、在人工智能、在材料科学上的积累,去重新定义未来的智能出行。”
他略微停顿,语气变得更加铿锵有力:
“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我们打造的汽车,要比特斯拉更智能,比比亚迪更安全!”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阵惊呼和热烈的掌声。“比特斯拉更智能”,意味着要在自动驾驶、人机交互等智能化体验上实现超越;“比比亚迪更安全”,则直指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电池安全、车身结构安全等用户痛点。这两个对比,精准地抓住了当前市场上两大巨头给消费者留下的最深印象,也展现了星海科技无比强大的自信和野心。
林澈接着解释道:“‘更智能’,源于我们从芯片到算法、到系统的全栈自研能力,我们可以实现更深度的软硬件协同优化,让汽车真正成为一个不断进化、懂你所需的智慧生命体。而‘更安全’,则体现在我们将采用最高标准的车身结构和独创的电池包安全技术,建立从电芯到系统,从主动安全到被动安全的全方位、无死角的安全防护体系。这,就是星海科技赋予‘星河’的独特灵魂!”
奠基仪式在巨大的成功中落下帷幕。星海科技“从芯片到整车”的战略延伸,迈出了最为坚实的一步。一个覆盖核心硬件、软件算法、终端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布局,正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和完整。
站在那片刚刚破土、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林澈仿佛已经听到了未来工厂里机械的轰鸣,看到了那一辆辆承载着梦想与智慧的“星河”SUV,从这里驶出,奔向华夏大地,乃至全球的每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