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2010:从投资小米开始 > 第230章 星海启航,铸造硬科技之魂

第230章 星海启航,铸造硬科技之魂(2 / 2)

“李娜,”林澈的目光转向另一边,“cFo的重担交给你。这四百多亿,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建立最严格的财务模型和投资回报评估体系,既要保证研发的巨额投入不被掣肘,也要确保公司能在资本寒冬中活下去。”

李娜推了推金丝眼镜,眼神锐利而冷静:“林总放心,资金安全和效率,是我的生命线。我会建立三道防火墙,确保星海在技术狂奔的同时,财务根基稳如泰山。”

战略架构既定,一场席卷全球硬科技人才市场的“星海计划”悄然启动。在李娜设计的极具竞争力的薪酬方案(普遍比原岗位高出50%)和陈默描绘的技术蓝图吸引下,一封封满载诚意的邀请函,飞向了华为海思、特斯拉帕洛阿尔托研发中心、中芯国际、英伟达等顶尖公司的核心研发人员。

效果是震撼性的。

一周后,在星海筹备处的会议室里,一场特殊的面试正在进行。林澈亲自坐镇,面对的是十位在各自领域早已声名显赫的行业精英。

一位前华为海思的芯片架构师,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股票期权,他的理由简单而直接:“林总,我在海思做了十几年,做到了顶尖,但有些天花板,不是技术能突破的。您说要砸重金做真正的国产车规级芯片,打破obileye和英伟达的垄断,这个愿景,打动了我。钱很重要,但能做成一件事,更重要。”

一位来自特斯拉的电池系统专家,举家从加州迁回北京,他说:“我在特斯拉见证了电动车的崛起,但很多核心的东西,我们依然是跟随者。星海要整合芯片、AI和整车,做下一代智能汽车,这个平台,比特斯拉更开放,更有想象力。高50%的薪资让我没有后顾之忧,但真正让我下定决心的,是您说的‘定义未来’的可能性。”

一位从中芯国际挖来的工艺整合专家,一位从微软亚洲研究院邀来的AI算法大牛……每一位专家加入的背后,都是一个被“国产替代”、“技术突破”、“定义未来”这些宏大叙事所点燃的梦想。

十天时间,十位顶尖专家,在令人咋舌的薪资和更令人心动的愿景双重作用下,齐聚星海。

在简朴而庄重的入职会议上,林澈站在那面写着三大业务线的白板前,面对着这十张充满智慧与渴望的面孔,以及核心团队的成员,发表了星海科技的“独立宣言”。

“各位,欢迎登船!”他的开场白简洁而有力,“这里,是星海科技。我们聚集于此,目的只有一个:用最高的智慧,最极致的努力,最充足的资本,去攻克这个时代最硬的科技堡垒!”

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充满了不容置疑的信念。

“我们不做追随者,我们要做定义者!车规级芯片,不仅要能用,更要好用、领先!新能源汽车,不仅要能跑,更要智能、安全、颠覆!工业AI,不仅要赋能,更要革新整个制造体系!”

“国外巨头垄断了太多核心领域,卡住了我们发展的脖子。这种滋味,不好受。星海科技存在的意义,就是要用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把这些卡点,一个一个地敲掉!”

他环视着每一张激动而专注的脸,最后斩钉截铁地说道:

“我在此立下目标:五年!五年内,星海科技至少要在一个核心业务线上,成为全球顶尖的硬科技公司!我们要让世界听到中国硬科技的声音,看到中国硬科技的力量!”

“啪——!”

话音刚落,会议室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十位新加入的专家,连同陈默、李娜,所有人都自发地起立,用力地鼓掌。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共同奔赴伟大征程的激动与豪情。那面写着三大业务线的白板,仿佛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即将被他们用智慧与汗水点亮的、通往星辰大海的航图。

星海科技,这艘承载着巨额资本、顶尖人才和宏大梦想的巨轮,就在这个夏天的午后,于无声处,正式启航,驶向那片充满未知、挑战与无限可能的硬科技深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