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信号都在告诉我们,故事讲到这里,该散场了。”林澈的声音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通知交易团队,执行退出计划。从明天开始,分三批,在三天内将所有持仓全部清空。”
他的指令清晰而决绝,不带丝毫留恋。
接下来的三天,交易团队完美地执行了指令。他们利用市场残存的狂热和跟风盘,稳健地将手中价值数亿的筹码,悉数派发。最终,当最后一笔交易完成,结算数据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
- 初始投入资金:1.5亿人民币
- 平均建仓成本:约6.3元\/股
- 平均卖出价格:约13.5元\/股
- 最终回收资金:约3.214亿人民币
- 本次投资净盈利:约1.714亿人民币
- 投资回报率:约114%
(计算逻辑:1.5亿 \/ 6.3元 ≈ 2380万股。 2380万股 * 13.5元 ≈ 3.213亿。盈利 = 3.213亿 - 1.5亿 = 1.713亿。收益率 ≈ 114.2%。)
超过一倍的利润,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被精准地捕获并锁定。
“一次漂亮的趋势投机。”李娜看着最终的战报总结道。
“不完全是投机。”林澈纠正道,他的目光似乎已经穿透了墙壁,看到了更远的地方,“我们赚的,是认知差的钱。是市场大多数人还对氢能技术路线犹豫不决时,我们提前看到了政策与技术的交汇点;是当市场陷入疯狂时,我们保持了足够的冷静,知道何时该转身离开。”
他环视着交易室内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激情的面孔,沉声说道:
“资本市场永远不缺故事,缺的是读懂故事内核,并在故事高潮时懂得谢幕的清醒。全柴动力这一役,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窗外,春寒料峭,但“澈观资本”的交易室内,却因又一次精准的狩猎成功,而充满了火热的生机。林澈知道,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里,这样的机会永远存在,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一双能发现它的眼睛,和一颗能驾驭它的冷静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