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澈翻开册子,扉页上是王兴手写的一句话:“用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他合上册子,看向王兴:“不用细看了。我投的不是规划,是你这个人——你身上有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韧劲。”
这时,双方律师和投行代表推门而入。黑色的投资协议摊在桌上,条款密密麻麻:澈观资本以300亿美元投前估值,投入10亿美元,获得3.33%股份,锁定期6个月,享有董事会观察员席位。
林澈拿起钢笔,笔杆是定制的钛合金材质,刻着澈观资本的logo。他深吸一口气,在签名处落下“林澈”两个字,笔锋刚劲有力。王兴紧随其后签名,两人的名字并排落在协议上,像两颗咬合的齿轮。
“合作愉快。”王兴伸出手,掌心带着常年握笔的薄茧。“合作愉快。”林澈握住他的手,两人用力摇了摇——这一握,不仅是10亿美元的投资,更是两个顶尖大脑对未来的共同押注。
走出美团总部时,已是傍晚。夕阳把写字楼的玻璃幕墙染成金色,楼下的骑手驿站里,黄骑士们正忙着给电动车充电,餐箱上的美团logo在余晖中格外醒目。
坐进车里,李娜翻着投资协议,嘴角抑制不住上扬:“林总,这笔投资太值了!现在美团的估值每天都在涨,上市后至少翻一倍!”林澈没说话,只是望向窗外。
车窗外,骑手们骑着电动车穿梭在车流中,餐箱稳稳当当。林澈想起刚才电子屏上的光点,那些光点此刻仿佛变成了一张巨大的网,把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连接起来。
“李娜,你觉得投资的本质是什么?”林澈突然问道。“赚钱?”李娜愣了一下。“不止。”林澈摇摇头,“投资是赌未来。我们投字节,是赌内容会占领用户时间;投小米,是赌硬件会成为流量入口;投美团,是赌本地生活服务会重构人们的日常。”
他指着窗外的骑手:“这些黄骑士,就是这个时代的脉搏。他们每天跑过的路,送过的餐,都是美团成长的印记。我们投的不是公司,是这个正在发生的时代。”
李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难怪您之前让我们调研骑手的配送效率、用户的复购率,原来早就把这些当成判断的依据。”“做投资不能只看报表,要接地气。”林澈微微一笑,“用户在想什么,骑手在忙什么,这才是最真实的商业逻辑。”
车驶过高架桥,远处的维多利亚港灯火初亮。林澈拿出手机,给雷军发了条信息:“感谢引荐,美团这笔投了。”很快收到回复:“眼光毒辣!王兴说你是最懂他的投资人。”
他放下手机,靠在椅背上。脑海里浮现出资本版图的轮廓:线上有字节跳动,线下有小米,中间有美团连接——这三张牌,刚好把“信息-硬件-服务”串联成闭环,覆盖了未来十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林总,接下来我们还要看哪些项目?”李娜问道。“不急。”林澈望着窗外的夜景,“先陪美团走完上市,看看这张本地生活的网,能织得多大。”
车窗外的风带着夏末的燥热,骑手们的身影渐渐远去,但他们留下的轨迹,正悄然勾勒出一个属于美团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