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第137章 宫闱暗流 慧眼除奸

第137章 宫闱暗流 慧眼除奸(1 / 2)

幽州城外的练兵场尘土飞扬,来自河东的民兵正与禁军演练协同防御,呐喊声震得远处的旌旗猎猎作响。李瑁站在高台上,看着沙盘上不断延伸的红色标记——地方响应的热潮已席卷大半州县,粮草与兵员正源源不断涌向前线,系统提示的【平叛胜算率】已悄然攀升至七成。

然而这份从容,却被一封来自长安的密信打破。

信使是东宫侍卫张彪的心腹,递信时神色紧张:“殿下,杨妃让奴才带句话,说近来宫中有些不对劲,内务府采买的伤药总缺斤短两,连传递军情的驿马都瘦了不少。”

李瑁捏着密信,指尖微微发冷。信上是杨玉环清秀的字迹,只写了三件事:一是负责宫闱守卫的内侍监副总管刘承悌,近日常借故探访前线将领家属;二是从长安发往前线的军情,有时会比预定时间晚半日;三是她无意中听到两个小太监议论“幽州粮草快断了”,可据他所知,太原刚送了三万石粮到幽州。

“不对劲。”李瑁低声道,脑海中立刻唤出系统,“查近一月从长安发往前线的情报记录,比对实际战况。”

【数据检索中……发现三处异常:1. 三月初七,长安传来“叛军在易州集结万人”,实际叛军仅三千;2. 三月十五,称“回纥援军已行至漠南”,实际回纥仍在观望;3. 三月廿一,报“岭南藤甲兵遇山洪受阻”,实际藤甲兵已过荆州。】

系统同时弹出分析:【虚假情报均指向同一传递节点——内侍监负责军情誊抄的部门。传递延迟多发生在夜间,推测有人故意扣押或篡改。】

李瑁的目光沉了下来。内臣通敌,比前线失利更凶险——他们藏在暗处,一句虚假情报便能让数万将士陷入险境。他想起出征前,杨玉环曾担忧地说:“宫墙里的人心,比战场的刀枪更难防。”当时只当是儿女情长,如今才知她的敏锐。

“备马,我要回长安一趟。”李瑁对周明吩咐,“对外只说回京述职,军中事务暂由你代管,每日派快马通报战况。”

三日后,李瑁轻车简从抵达长安,未入东宫便先去了内侍省。掌印太监王德见他突然归来,脸上闪过一丝慌乱,忙躬身迎道:“殿下怎的回来了?前线战事正紧……”

“有些事,比前线更要紧。”李瑁淡淡道,目光扫过廊下侍立的太监,“刘承悌何在?”

王德支吾道:“刘副总管……怕是在偏殿核对采买账目。”

李瑁径直走向偏殿,果然见刘承悌正与一个小太监低语。见他进来,刘承悌慌忙起身,袖口滑落的一张纸条飘到地上。李瑁眼疾手快捡起,上面用朱砂写着“幽州粮道空虚,初七可袭”。

“这是什么?”李瑁声音冰冷。

刘承悌脸色惨白,扑通跪地:“殿下饶命!是……是奴才一时糊涂……”

“糊涂?”李瑁将纸条拍在案上,“三月初七的虚假情报,是不是你传出去的?回纥援军的消息,是不是你改的?”

刘承悌浑身发抖,语无伦次:“是安禄山的人……他们说,只要奴才帮着传几封信,就给奴才黄金千两,还保奴才以后……”

“以后?”李瑁冷笑,“等叛军破了长安,你以为他们会留着你这卖主求荣的内奸?”

押走刘承悌时,王德在一旁擦着汗:“殿下圣明,奴才竟不知这狗东西如此大胆……”

“你真不知?”李瑁转头看他,“内务府的伤药短缺,驿马瘦弱,你这个掌印太监,难辞其咎。”

王德吓得跪倒在地:“奴才知错!是……是采买的管事克扣了银两,奴才监管不力!”

李瑁没再追问。他知道,内奸绝非刘承悌一人,背后定有更隐蔽的网。他回到东宫,杨玉环见他神色凝重,递上一盏热茶:“瑁郎,是不是宫里真有问题?”

“嗯,抓了个传递假情报的,”李瑁握住她的手,“但这只是开始。你之前说听到小太监议论粮草,还记得他们的模样吗?”

杨玉环想了想:“一个左眼角有颗痣,一个走路有点跛。”

李瑁立刻让人去查,果然在内侍监找到这两个小太监。一审问,竟牵扯出更惊人的内情——他们负责将前线战报誊抄多份,分送皇帝、兵部和各王府,而刘承悌正是让他们在誊抄时篡改数字,比如将“斩杀叛军五百”改成“斩杀五十”,将“缴获粮草千石”改成“仅获百石”。

“为何要改?”李瑁追问。

跛脚太监哭道:“刘总管说,让陛下觉得叛军难平,让其他王爷觉得殿下无能,这样……这样就有人会劝陛下换帅……”

李瑁心中一凛。这不仅是通敌,更是想借刀杀人,动摇他的平叛主帅之位!他立刻让人封锁内侍监,逐一排查近三月经手军情的太监宫女,系统则同步启动【身份核验】功能,将所有人员的籍贯、履历与叛军旧部名单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