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子仪的战功(1 / 2)

在杨玉环历经劫难,平安回到李瑁身边后,李瑁深知,安禄山的威胁如高悬之剑,随时可能再次落下。而此时,郭子仪在边疆传来的喜讯,如同黑暗中的曙光,为李瑁带来了新的契机。

郭子仪在边疆一直密切关注着安禄山的动向。他深知安禄山虽在朝堂与江湖的布局受挫,但在边疆的军事力量依然不容小觑。为了给安禄山沉重一击,郭子仪精心筹备,制定了一系列周密的战略计划。

郭子仪观察到,安禄山的军队在一处山谷附近的防线存在漏洞。这处山谷地势险要,两侧山峰陡峭,中间道路狭窄,是安禄山军队补给的重要通道。郭子仪决定在此设下埋伏,截断安禄山的补给线,打乱其军事部署。

他挑选了军中最为精锐的将士,这些士兵皆身经百战,对郭子仪的命令绝对服从。郭子仪亲自带领他们,趁着夜色悄悄潜入山谷两侧的山林中埋伏起来。将士们隐藏得极好,夜色与山林完美地掩盖了他们的行踪。

与此同时,郭子仪还安排了另一支小队,故意在安禄山军队附近制造动静,佯装成小规模的骚扰部队,引诱安禄山派兵追击。安禄山果然中计,派出一队骑兵追赶这支小队。当这队骑兵进入山谷后,郭子仪一声令下,埋伏在两侧的将士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人。一时间,喊杀声震天,箭矢如雨般射向安禄山的骑兵。

安禄山的骑兵们毫无防备,顿时陷入混乱。他们在狭窄的山谷中难以施展身手,被唐军打得节节败退。郭子仪身先士卒,挥舞着长枪,冲入敌阵,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在郭子仪的带领下,唐军士气大振,很快便将这支骑兵歼灭。

但郭子仪并未满足于此。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他要利用这次胜利,进一步扩大战果。郭子仪留下一部分士兵清理战场,收集敌军的兵器和物资,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趁着安禄山军队混乱之际,迅速向其另一处重要营地发起攻击。

安禄山的营地此时还未得知骑兵被歼灭的消息,正处于相对松懈的状态。郭子仪的军队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营地前。营中的士兵们惊慌失措,仓促应战。郭子仪指挥有方,唐军迅速突破了营地的防线,与安禄山的士兵展开迅速肉搏。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唐军成功占领了安禄山的这处营地。安禄山的士兵们死伤惨重,剩余的纷纷投降。郭子仪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兵器和战马,这对安禄山的军事力量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此役过后,安禄山在边疆的势力被大大削弱,他不得不收缩防线,重新调整军事部署。郭子仪的这一战功,不仅稳固了大唐在边疆的防御,也为李瑁在朝堂上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李瑁得知郭子仪的战功后,心中大喜。他深知,这是提升自己在朝堂上威望,同时为杨玉环解围的绝佳机会。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李瑁立刻进宫面见唐玄宗。

李瑁跪在殿上,满脸喜色地奏道:“陛下,郭子仪将军在边疆大获全胜,成功截断安禄山补给线,还一举拿下其重要营地,缴获大量粮草、兵器和战马。安禄山势力大损,边疆局势暂时稳定。”

唐玄宗听后,龙颜大悦:“郭爱卿果然不负朕望,立下如此赫赫战功。瑁王,你与郭爱卿一同谋划边疆战事,也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