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玉环的担忧(1 / 2)

在远离长安的一处清幽别苑中,风,轻轻拂过庭院里盛开的繁花,花瓣如雪般飘落,却未能舒缓杨玉环满心的忧虑。自那日被迫离开长安,她的心便如无根之萍,始终悬着。

杨玉环坐在窗前,手中轻抚着一把琵琶,目光却空洞地望向远方。她深知自己与李瑁的感情已然引发了唐玄宗的猜忌,而这猜忌,极有可能成为李瑁前程路上的绊脚石。她担心自己成为李瑁的拖累,让他在复杂的宫廷与朝堂斗争中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

“小姐,您别再忧心了,这样下去,身子可怎么受得了。”贴身丫鬟红儿看着杨玉环日渐憔悴,心疼地劝道。

杨玉环轻轻叹了口气,放下琵琶,说道:“红儿,我怎能不担心。王爷他本就身处风口浪尖,既要应对安禄山的威胁,又要在朝堂上与各方势力周旋,如今因为我,又惹得陛下猜忌,我……我实在是放心不下。”

红儿也不禁黯然神伤,却又不知该如何安慰自家小姐。

而此时,李瑁正快马加鞭朝着别苑赶来。他得知杨玉环因担忧他们之间的感情影响他的前程而愁绪满怀,心急如焚,立刻放下手中事务前来安抚。

别苑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李瑁大步流星地走进来。杨玉环看到李瑁的那一刻,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玉环……”李瑁轻声唤道,几步走到杨玉环身边,将她轻轻拥入怀中。

“王爷,我……我好害怕,怕因为我,让您陷入困境。陛下他……他对我们的感情已有猜忌,我担心这会对您的前程不利。”杨玉环伏在李瑁肩头,轻声抽泣着说道。

李瑁轻轻抚摸着杨玉环的秀发,温柔地说:“玉环,别担心。我从未后悔与你相识相知,更不会因为陛下的猜忌而退缩。你于我而言,是这世间最珍贵的存在。”

杨玉环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李瑁,说道:“可是王爷,朝堂之上,波谲云诡,陛下的猜忌如同高悬的利刃,随时可能落下。我不想因为我,让您失去一切。”

李瑁看着杨玉环,目光坚定而深情,说道:“玉环,我的前程固然重要,但你更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既然选择了你,就不会逃避。如今大唐面临安禄山的威胁,这是关乎天下苍生的大事,我肩负着责任,不会因儿女情长而放弃。而你,是我前进的动力,不是阻碍。”

杨玉环微微摇头,说道:“王爷,您的志向我懂,可陛下的态度……我们该如何是好?”

李瑁轻轻拭去杨玉环脸上的泪水,说道:“陛下虽生性多疑,但我相信,只要我能在应对安禄山之事上做出成绩,证明自己对大唐的忠心,陛下终会理解。而且,我会更加小心谨慎,不让任何人抓住把柄,来破坏我们的感情。”

杨玉环微微皱眉,心中仍有担忧:“可是,那些朝臣们……他们定会借此机会,在陛下耳边进谗言,妄图打压您。”

李瑁冷笑一声,说道:“他们若想借此生事,我也不会坐以待毙。我在朝堂上并非孤立无援,有许多正直的大臣,他们也看清了安禄山的野心,愿意与我一同为大唐的未来努力。而且,我在江湖上也结交了不少豪杰,他们也会在关键时刻助我一臂之力。”

杨玉环看着李瑁,心中稍安,但仍忍不住说道:“王爷,无论如何,您都要以自身安危为重。若是因为我,让您陷入险境,我……我会自责一辈子的。”

李瑁将杨玉环拥得更紧,说道:“玉环,你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己,也会保护好你。等我平定了安禄山之乱,我就向陛下请求,光明正大地迎娶你,让你成为我堂堂正正的王妃。”

杨玉环心中感动,泪水再次滑落,说道:“王爷,我愿意等,无论多久,我都愿意。只是,您在长安,一定要事事小心。”

李瑁点头,说道:“我会的。玉环,你在这里也要好好照顾自己,莫要再为我过度担忧。我希望每次见到你,你都是开开心心的。”

杨玉环勉强露出一丝笑容,说道:“嗯,我会的。只要知道王爷您一切安好,我便放心了。”

李瑁陪着杨玉环在别苑中漫步,两人谈着过往的美好回忆,也畅想着未来的生活。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斑驳地落在他们身上,仿佛时间都为这一刻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