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白晓又带着喇叭去了菜市场。这次他学聪明了,先试了试喇叭灵不灵。
"新鲜的青菜咯!"他对着喇叭喊了一声。
声音正常。他放心了,开始对着来往的百姓说:"诸位乡亲,买货箱要当心啊!有些黑心商人以次充好..."
正说到关键处,喇叭突然抽风,声音大得吓人,把旁边一个老太太吓得差点摔倒。白晓赶紧赔不是,灰溜溜地跑了。
虽然出了点小意外,但效果达到了。兴隆商行的货箱彻底卖不动了,仓库里堆满了积压的货物。
胡会长不甘示弱,也派人到处说青云县的坏话。可他们没有喇叭,声音传不远,效果差多了。
这天,白晓又想出新花样。他带着喇叭跑到兴隆商行对面的一家客栈,开了间临街的房间。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他对着喇叭喊,"青云工坊的真品货箱,假一赔十!"
胡会长在对面气得直跺脚,派伙计来赶人。可白晓在二楼,他们够不着。
更绝的是,白晓不知从哪弄来两个兴隆商行的劣质货箱,当众演示如何一脚踩裂木板,如何用根铁丝撬开锁芯。每演示一次,就用喇叭大声解说。
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指指点点。胡会长脸都绿了。
消息传回青云县,石疙瘩乐得直拍大腿:"该!让这老小子偷学!"
贾仁义却担心:"东家,咱们这样是不是太...缺德了?"
李文渊还没说话,玄机子先开口了:"兵不厌诈。况且咱们说的都是实情,并非造谣。"
果然,经过这么一闹,青云县的货箱销量不降反升。连带着其他工具的订单也多了起来。
胡会长不甘心,花重金从西域商人那里买了个真正的扩音器。那玩意儿确实比白晓的破喇叭强,声音又大又清晰。
可白晓更有办法。他找来几个伶牙俐齿的妇人,教她们说顺口溜:
"兴隆货箱真叫差,一踩就开裂成渣。
要买就买青云造,结实耐用传家宝!"
妇人们拿着胡会长买的扩音器,天天在兴隆商行门口念顺口溜。胡会长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差点气吐血。
最后,胡会长不得不低头,亲自来青云县求和。
"李东家,"他苦着脸说,"咱们能不能...别再互相拆台了?"
李文渊笑着给他倒了杯茶:"胡会长说哪里话。做生意各凭本事,我们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
胡会长咬咬牙:"这样,我们兴隆商行以后只做低端货箱,不跟你们抢生意。你们也别...别再拿着喇叭到处喊了。"
"成交。"李文渊端起茶杯。
送走胡会长,白晓得意地摆弄着他的破喇叭:"东家,这玩意儿虽然是个次品,可真好使!"
李文渊看着那个锈迹斑斑的铜喇叭,忽然觉得,有时候最不起眼的东西,反而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就像他这个团队,石疙瘩耿直,贾仁义抠门,白晓滑头,玄机子神道...可凑在一起,偏偏能成事。
"收好它。"李文渊对白晓说,"说不定哪天还能派上用场。"
白晓珍重地把喇叭包好,嘴里哼着小调:"破烂是个宝,用对地方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