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食坊”的生意持续火爆,“油炸黄金片”和“如意包子”已经成为了青云县标志性的小吃,甚至吸引了一些周边县城的食客专程前来品尝。
而“青云美食联盟”也在稳步扩张。在李文渊提供的统一配方(主要是发面技术和一些调味技巧)和品质标准下,加入联盟的几家点心铺和面馆生意都大有起色,“青云美食”的名声逐渐传开。
李文渊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利用“初级商业管理”的知识,开始对联盟进行更精细化的管理。他设立了统一的采购渠道,降低了成本;制定了不同的产品等级和价格体系;甚至开始尝试简单的“会员制”,发放可以累积优惠的木制铭牌,增加顾客粘性。
同时,他也没有停止“研发”的脚步。在系统能量的支撑下(扳倒钱不多奖励了20点,加上日常经营和任务,能量又积累到了45点),他偶尔会兑换一些新的、看起来不那么“坑爹”的知识碎片或低级道具,尝试开发新品。
比如,他利用一些常见的草药和香料,结合“初级食品发酵学”,捣鼓出了一种味道独特、具有轻微消食解腻功效的“酸梅汤”,在食坊推出后大受欢迎。
他还尝试用不同的豆类制作豆腐、豆干等产品,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他的商业头脑和“不靠谱”的创造力结合,使得“李氏食坊”和“美食联盟”始终保持着活力和吸引力。
当然,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
钱不多虽然倒了,但他留下的利益真空,难免会引起其他势力的觊觎。有几个原本被钱不多压制的本地乡绅,看到李文渊生意做得红火,便想方设法地试探,或者试图在原材料供应上卡脖子,或者派人来谈合作,实则想吞并或控制。
对于这些,李文渊的策略很简单。
商业上的竞争,他凭借更好的产品、更灵活的经营和逐渐形成的品牌效应来应对。
至于那些想玩阴的,则统统交给赵虎去处理。
如今的赵虎,可不是当初那个只有一把破腰刀的憨直衙役了。他是暂代县尉,手握一定的权力,手下有一批信得过的弟兄,更重要的是,他对李文渊死心塌地,处理起这些麻烦来,毫不手软,且手段日渐老练。
几次三番下来,那些心怀不轨的人都领教了赵虎的厉害和李文渊的不好惹,纷纷偃旗息鼓,不敢再轻易造次。
青云县,不知不觉间,已经变成了李文渊和赵虎的“地盘”。一个在明,掌控商业,积累财富;一个在暗(其实也在明),执掌权力,维持秩序。两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这一日,李文渊正在核算食坊的账目,看着那节节攀升的利润数字,心中估算着距离“青云第一商”月度净利润一百两的目标还有多远。
孙小乙兴冲冲地跑进来:“大人!好消息!邻县永安的方县令派人送来请柬,说是感谢大人此前…呃…为民除害(指提供证据),想请大人过府一叙,商讨两地商贸往来之事!”
李文渊接过制作精美的请柬,嘴角微扬。
看来,他的名声和影响力,已经开始超出青云县了。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他放下请柬,对孙小乙道:“回复来使,就说李某多谢方县令盛情,不日定当登门拜访。”
新的舞台,似乎在向他招手。而他有赵虎这样的死忠兄弟辅佐,有系统(虽然坑爹)作为后盾,有逐渐成熟的商业体系,对于未来,他充满了信心。
青云县,已经牢牢掌控在手。是时候,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