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南津关(2 / 2)

南津关,那处长江三峡的西端入口,两岸峭壁宛若天工神斧倾力削劈而成,高耸入云,直插苍穹。江面狭窄如带,湍急水流仿若脱缰野马,奔腾呼啸,声势震天。

自远古以来,此处便是扼守三峡、屏障川蜀的咽喉要冲,地势之险,举世罕见。此刻,在刘湘手指点处,地图上的这处关隘,仿佛承载着千钧重负,显得格外凝重。

“宜昌城里,现在堆的是什么,你知道吗?”刘湘的声音虽不高亢,却似裹挟着千钧之力,如沉雷般在厅内回荡。他的目光自地图上缓缓移开,紧紧望向杨森,那眼神中,既有对局势的忧虑,更饱含着对杨森的期许。

杨森微微皱眉,神色肃然,沉声道:“听说了一些,好像是从武汉撤出来的不少东西,有军械,有机器,还有……”

“还有更多!”刘湘陡然打断他,语气瞬间加重,宛如洪钟般响彻四周,“那是兵工厂的机器,是能造枪造炮的铁疙瘩!是关乎我军战力的根本!仓库里堆积如山的枪支弹药,那是将来杀鬼子的利刃,是战场上克敌制胜的法宝!更有那些从北平、南京千难万险抢运出来的文物古籍,它们承载着我中华数千年的悠悠文脉,是祖宗历经无数岁月留给我们的根!断不可失,失之则愧对列祖列宗!”

他越说越是激昂,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右手猛地重重一挥,仿佛要将所有的决心与力量,都灌注在这一挥之间:“这些,无一不是国家的命脉!是我们能与小鬼子长久相耗,最终把他们赶出华夏大地的本钱!如今,这些命脉,全都汇聚在宜昌!”

杨森的心猛地一沉,身为武将,他虽常年征战于沙场,但也深知这些物资对于国家的重要性,犹如梁柱之于广厦,缺之则大厦将倾。

他心中明白,守护这些物资,便是守护国家的未来,守护民族的希望。当下,他不假思索,霍然起身,抱拳行礼,声音沉稳而坚定:“总司令的意思是……”

“民生公司的卢作孚先生,正带着他的船队,日夜不息地往上游抢运这些东西。”刘湘的声音稍稍放缓,然而那话语中的凝重之感,却丝毫不减,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千斤重量,

“三峡之中,险滩星罗棋布,轮船逆流而上,艰难异常,行船之不易,难于上青天。一天能运出去的物资,不过十之一二,而且长江面临着40天之后就是枯水期。而那凶残的鬼子,其先头部队,离宜昌已然不远,他们的飞机更是如同恶鹰般,天天前来轰炸,情势危急万分,已然迫在眉睫!”

说到此处,他缓缓转过身,目光如电,灼灼地盯着杨森,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地说道:“所以,我要你27集团军,即刻开赴南津关!”

杨森听闻此言,挺直了脊梁,浑身散发出一股豪迈之气,大声应道:“是!”

“不是让你去游山玩水的!”刘湘的声音陡然严厉起来,犹如一声霹雳,震得空气嗡嗡作响,“我要你在南津关,沿山势构筑防线!一道,两道……直到十道!”

“十道防线?”杨森心中一惊,南津关地势虽险,但要构筑十道防线,谈何容易。且不说工程量之浩大,单论防守的艰巨性,便已超乎常人想象。这意味着,他和他的弟兄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对!十道!”刘湘斩钉截铁,眼中闪过一丝决绝,那眼神仿佛在宣告,哪怕前路荆棘满布,万难险阻,也绝不动摇分毫,“每一道防线,我要你死守四天!十道防线,便是四十天!”

他向前逼近一步,几乎与杨森面面相对,身上那股“意气风发”的锐气此刻化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如同一座巍峨高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子惠,我要你打出这四十天,给卢先生,给那些运物资的船只,争取宝贵的时间!让他们把这些国家命脉,安全运进三峡,运进四川!”

杨森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心中涌起无尽豪情。他望着刘湘那双充满信任与期许的眼睛,又想到那些堆积在宜昌城的“命脉”,想到身后广袤无垠的川蜀大地,想到四万万翘首以盼的同胞,喉头不禁滚动了一下,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却又坚定无比地沉声道:“四十天……”

“四十天!”刘湘再次强调,那声音犹如黄钟大吕,响彻耳畔,他重重地拍了拍杨森的肩膀,那手掌厚重而有力,仿佛要将所有的力量与信念,都传递给眼前这位得力干将,

“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日寇机械化部队推进迅速,其飞机大炮更是威力惊人,这四十天,必定会苦不堪言,艰难万分,弟兄们的牺牲,恐怕……会比安庆一线还要大得多。但是不管牺牲有多惨烈,40天,一天都不能少,少一天,老子亲自押你上军事法庭”

他的声音低沉了些,带着一丝痛惜,那是对麾下将士的疼惜,对战争残酷的无奈。但随即,又变得坚定无比,宛如钢铁铸就,不容置疑:

“可是子惠,你想过没有?这不是为我刘湘守,也不是为你杨森守,是为整个中华守!为我们脚下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守!为我们的子子孙孙守一个光明未来!”

“用我等的血,换国家的生机,换民族的存续!”刘湘的目光如电,直刺人心,那眼神仿佛能穿透重重迷雾,看到胜利的曙光,“若是能成,我等死得其所,死得千值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