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内容冰冷而绝对:
**【即日起,所有对样本739(云笙)施加的外部刺激源,包括但不限于音频、视觉、触觉、嗅觉及复合型信息流,均需提前提交详细构成说明及理论依据,经执政官直接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未经审核的刺激行为,一律视为违规操作。】**
这等同于剥夺了他根据云笙实时状态进行灵活调整的权力,将他的一切行动都置于赤裸的审视之下。陆清玄没有否定他之前的“声音测试”,甚至可能认可其带来的“稳定”效果,但他用更严格的程序,扼杀了任何“意外”诞生的空间。
理性的铁壁,正在以更高的效率收拢。
沈砚看着这条指令,脸上没有任何波澜。他迅速起草了一份关于“延续性复合音频刺激以巩固样本情绪基线稳定性”的申请报告,将之前使用的“环境音协奏”方案进行了极其技术化的包装,重点强调其“非叙事性”、“非情感引导性”和“结构化噪音对认知过滤能力的锻炼作用”,并附上了云笙生理数据趋于稳定的曲线图作为佐证。
这是一场博弈。他必须在陆清玄设定的规则框架内,继续他危险的引导工作。
报告提交后,他需要等待。在等待期间,他的工作依旧繁忙。他处理了几起内部人员的情绪临界案例,其中一例颇为棘手——一名负责能源核心维护的工程师,因长期处于高强度辐射隔离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幽闭恐惧和现实感剥离,其情绪崩溃可能直接影响能源核心的稳定。
标准共情疏导流程效果甚微。沈砚没有强行压制他的恐惧,而是引导他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能源核心内部复杂能量流运行的精确想象上,将那种令人窒息的“封闭感”转化为对庞大能量“有序掌控”的专注。他动用了一丝【心神编织】的力量,将一种“守护者”的意念悄然锚定在工程师的潜意识中。
这不是治愈,而是转化和利用。工程师的恐惧症状减轻了,工作专注度反而提升了。系统记录了一次成功的“情绪临界干预”。
但沈砚知道,这同样是偏离标准流程的。他将一个潜在的“系统不稳定因素”,改造成了更高效运行的“零件”。这符合方舟的效率至上原则,但手段,却依赖了对深层心理的微妙操纵。
陆清玄会如何看待这种“优化”?是欣赏其效率,还是警惕其手段?
几天后,关于音频刺激的申请被批复了。只有一个字:
**【可。】**
没有附加任何条件,也没有进一步的询问。仿佛那只是一份无足轻重的例行文件。
沈砚明白,这并非信任,而是更严密的监控下的“允许”。陆清玄像是一个顶尖的棋手,允许对手在棋盘上落下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棋子,以便更清晰地观察其整体的布局和意图。
他获得了继续与云笙进行“声音协奏”的许可。
再次进入观察室时,沈砚能感觉到氛围的不同。无形的传感器似乎更加密集,空气仿佛都带着静电般的窥探感。他按照批准的计划,播放了新一轮的“复合环境音”。
这一次,他在被批准的音频基础上,做了极其细微的、几乎无法被仪器察觉的调整。他微调了不同音源之间的相位,让那原本单调的嗡鸣与摩擦声之间,产生了一种极其微弱的、类似于呼吸般的节奏感。同时,他自身释放的【心神编织】之力更加内敛,不再试图引导,而是如同一个共鸣箱,轻轻呼应着云笙内部那开始尝试自我组织的情绪波动。
云笙的反应也比上一次更……深入。
她依旧沉默,但身体呈现出一种极放松的姿态,不再是那种僵硬的“稳定”。她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敲击,节奏竟隐约与沈砚制造的“呼吸节奏”相合。她的目光不再空洞地凝视虚空,而是偶尔会落在沈砚身上,停留的时间稍微长了一点点,仿佛在确认这个“声音”的来源。
她没有再触碰触摸板。但在一次音频间歇的短暂寂静中,沈砚清晰地“听”到——不是通过耳朵,而是通过【能量感知】——从云笙的方向,传来一丝极其微弱、如同涟漪般荡漾开来的**安宁**。
这感觉并非指向他,更像是她自身内部状态的一种无意识“泄漏”。一种满足的、平静的泄漏。
这比任何言语或动作都更有力。它证明,云笙正在学习,不仅仅是被动接收他带来的秩序,更是在主动地运用这种秩序,来安抚她自身那片曾经混沌的情感海洋。
沈砚的心弦被轻轻拨动了一下。这种超越任务、超越表演的反馈,让他再次清晰地意识到,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需要“救赎”的目标,更是一个正在艰难苏醒的、独立的灵魂。
观察时间结束。沈砚收拾设备,准备离开。
就在他转身的瞬间,云笙的目光再次落在他背上。
这一次,那目光似乎……**聚焦**了。
不再是茫然地扫过,而是带着一种初生的、懵懂的**确认**。仿佛在无边黑暗中,终于锁定了一个模糊的、但确实存在的坐标。
沈砚没有回头,但他感知到了。
他步伐平稳地走出观察室,金属门在身后无声关闭。
内外的两个世界,依旧被严格的规则隔离。
但有些东西,已经不同了。
在方舟绝对理性的冰层之下,一条基于理解与共鸣的、极其脆弱的隐秘通道,正在两个孤独的灵魂之间,悄然搭建。
而在主控室,陆清玄看着屏幕上云笙各项趋于“最优稳定区间”的数据,以及沈砚那份无可指摘的观察报告,手指在冰冷的控制台上轻轻敲击着。
数据完美。
行为合规。
结果有效。
一切都在指向,沈砚的方法是正确的,是高效的。
但为什么,他注视着云笙那双在监控中似乎与以往并无不同的眼睛时,总觉得那平静的数据之下,有什么东西,正在脱离他设定的轨道,朝着一个连他的超级计算模型都无法完全推演的方向,悄然滑去?
理性告诉他,这只是样本进化的正常不可预测性。
但某种更深层的不安,如同水底的暗礁,悄然浮现。
他调高了观察室的监控等级,启动了对沈砚所有信息往来的深度内容分析程序。
他允许变量存在,但必须在他的掌控之内。
任何脱离掌控的苗头,都必须被……重新评估。
第九章的博弈,在无声中进一步升级。沈砚在规则的缝隙中艰难前行,云笙的意识在冰封下悄然萌发,而陆清玄的监控之网,已悄然覆盖了每一个可能的角落。风暴在宁静中持续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