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重塑认知(2 / 2)

她变得更加专注,也更加……平和。

每日,她花大量的时间坐在院中,不再仅仅凝视月影幽兰,而是开始观察院子里的一切。她看蚂蚁如何费力地搬运比它们身体大数倍的食物,看蜘蛛如何耐心地编织那张看似脆弱却能捕获飞虫的网,看墙角一株无人照料的野草,如何倔强地从石缝中探出嫩芽,迎接风雨阳光。

沈砚的话在她心中回响:“你的身体,亦是一片天地。” 她开始尝试将这些外界的观察,与自身的“内观”联系起来。

蚂蚁的坚韧,是否对应着自身生命那不肯完全熄灭的顽强?

蜘蛛的耐心,是否正是自己此刻最需要的心态?

野草的倔强,是否象征着那潜藏在破碎躯壳深处、未曾泯灭的生机?

她不再试图去“抓住”什么,而是学着去“成为”它们,去体会那种存在于天地间、最质朴也最强大的力量——生存与成长的本能。

当她再次尝试“内观”时,心态已然不同。她不再带着审视和挑剔的目光去扫描那些断裂的经脉,而是像观察那只搬运食物的蚂蚁,或者那株石缝中的野草一样,带着一种近乎慈悲的“旁观”。

她“看”到了血液流淌时带来的、极其微弱的温热感,如同地下暗涌的溪流。

她“听”到了心跳那稳定而有力的节律,如同永不疲倦的鼓点,为这片“天地”提供着最基础的支撑。

她甚至隐约“触摸”到了那些受损经脉边缘,一些极其细微的、如同新芽破土般的麻痒与悸动——那不是疼痛,而是一种极其微弱、却真实存在的……修复迹象?或者说,是生命本能试图重新连接、弥合创伤的尝试?

这种感知依旧模糊,时断时续,但与之前的一片死寂和尖锐疼痛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她激动地将这些细微的发现告诉沈砚。

沈砚听着她的描述,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他知道,林清漪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跨越那层最艰难的认知障碍。她开始真正理解“归元养心”的含义——回归生命本源,滋养心神意志。

“很好。”他肯定道,“记住这些感觉,无论它们多么微弱。它们是你自身生机复苏的证明。不必强求它们立刻变得强大,如同不必要求幼苗一夜参天。呵护它们,观察它们,让它们按照自己的节奏生长。”

他进一步引导她,将意念专注于那丝血液流淌的温热,想象它如同温暖的泉水,缓缓浸润着干涸的土地(身体);将心神寄托于那稳定的心跳,感受其带来的安定与力量;甚至去主动“呵护”那些经脉边缘的麻痒悸动,以意念轻轻安抚,如同呵护初生的嫩芽。

这个过程,不再是修炼,更像是一种心灵的修行,一场与自身生命本源的真挚对话。

林清漪彻底沉溺其中。她发现,当她完全沉浸在这种向内探索的状态时,外界的纷扰——师门的遗忘、大师兄的薄情、苏云柔的风光——都仿佛被隔绝在了另一个世界。她的内心,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充实。

她甚至开始尝试,将这种“内观”的状态,融入到日常行走、坐卧之中。行走时,感受足底与地面的接触,感受身体重心的细微变化;坐卧时,感受呼吸的绵长,感受肌肉的松弛与紧张。

她的气质,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不再是那种被抽空了灵魂的死寂,也不是强撑的骄傲,而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如同经过风雨洗礼后的草木般的沉静与韧性。虽然身体依旧虚弱,但那双眼睛,却一天比一天明亮,充满了探索的光芒。

**……**

就在林清漪于静心苑中悄然蜕变的同时,沈砚的暗线行动,也开始悄然展开。

他选中了一个目标——外院弟子,**赵明**。

此人是与叶枫、林清漪同一时期入门的弟子,资质中等,原本也算勤勉,但因性格略显木讷,不擅交际,加上资源向来向叶枫等天才倾斜,多年来一直郁郁不得志,卡在凝气境后期难以突破。更重要的是,沈砚通过几次“偶遇”和侧耳倾听,确认此人对叶枫独占大量修炼资源,尤其是近期为了苏云柔更是挥霍无度之事,心怀强烈不满。

这一日,沈砚“恰好”在赵明又一次因领取的灵石品质低劣而暗自愤懑时,与他擦肩而过。沈砚没有停留,只是在交错而过的瞬间,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极轻地、仿佛自言自语般低语了一句:

“若当初救大师兄的是赵师兄,不知如今这上品灵石,是否也能随便拿来讨好他人……”

这句话,如同毒蛇的信子,精准地舔舐在赵明内心最不甘、最隐痛的伤口上。

赵明浑身猛地一僵,霍然转头,却只看到墨尘那低着头、匆匆离去的背影,仿佛刚才那句话只是他的幻觉。但那句话的内容,却如同魔音灌耳,在他脑海中疯狂回荡!

是啊!凭什么?!他林清漪一个女流,当初不过是因为离得近,侥幸救了大师兄,就成了功臣,虽然现在废了,但当初也风光过!若是自己当时在场,定然也会出手相救!凭什么他叶枫就能心安理得地享受一切,还能为了一个女人如此挥霍,而自己却要为了几块下品灵石苦苦挣扎?!

嫉妒与不甘的毒火,瞬间在他胸中熊熊燃烧起来。他死死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嵌进肉里,看向主峰方向的眼神,充满了怨毒。

沈砚隐在暗处,冷静地观察着赵明的反应。他知道,种子已经种下,只需要合适的时机和一点点催化,这颗棋子或许就能派上用场。他不需要赵明去直接对抗叶枫,只需要他在合适的时候,制造一点小小的麻烦,分散某些人的注意力,或者……成为某个计划的导火索。

与此同时,沈砚也开始利用杂役弟子身份之便,更加系统地收集关于万象阁的信息。他记录下每日值守长老的轮换规律,观察哪些内门弟子有权限进入万象阁借阅典籍,甚至留意运送物资进入万象阁的杂役的路线和时间。

他的行动极其小心,如同暗夜中潜行的猎豹,每一次试探都控制在绝不起眼的范围内。他将收集到的碎片化信息在脑海中不断拼凑、推演,寻找着那可能存在的一丝漏洞。

时间一天天过去,距离黑鸠规定的期限只剩下不到二十天。

静心苑内,林清漪心中的那束光愈发稳定,甚至开始隐隐照亮她前行的道路。

而静心苑外,沈砚编织的暗网也在悄然收紧,危机与机遇并存。

他站在后山寒潭边,望着水中自己模糊的倒影,眼神锐利如刀。

明线与暗线都已铺开,接下来,就是等待一个契机,或者……主动创造一个契机。

他必须在这有限的二十天内,找到那个能同时解决魔教任务和保障林清漪安全的破局点。这需要精准的计算,也需要……一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