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师门的“关怀”**
林清漪沉浸在《归元养心诀》带来的全新体验中,几乎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她能清晰地感知到,体内那如同星火般的生机,正以一种缓慢却坚定的速度,一点点凝聚、壮大。那不再是外来的真气,而是从自身生命本源深处滋生出的力量,虽然微弱,却与她无比契合,带着一种温润而坚韧的特性。
她甚至开始尝试,用意念引导这丝微弱的气息,如同引导涓涓细流,避开那些断裂的、依旧敏感的经脉主道,在一些相对完好的细微旁支中缓缓运行。过程依旧缓慢,且时有阻滞,但每一次成功的引导,都让她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掌控感和……希望。
这种内在的充实与平静,让她整个人的气质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依旧瘦弱,脸色也还带着病态的苍白,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仿佛蒙尘的明珠被悄然拭去尘埃,重新焕发出内敛的光华。她不再整日蜷缩室内,有时甚至会拿起扫帚,慢慢清扫院中的落叶,动作舒缓,神情专注,仿佛在进行某种神圣的仪式。
然而,这片被她小心翼翼守护着的宁静,很快就被不期而至的“关怀”打破了。
这日午后,阳光正好。林清漪刚结束一次短暂的内观引导,正坐在石桌旁,细细品味沈砚清晨送来的一盏温补药膳。院门外,却传来了脚步声和交谈声。
声音很熟悉。
她的心微微一紧,下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汤匙。
院门被推开,当先走进来的,正是她的师尊,玉衡子。他依旧一身青衫,面容儒雅,只是眉宇间带着一丝惯常的、因宗门事务而产生的淡淡疲惫。紧随其后的,是传功长老岳千仞,面色严肃,目光如电,扫过院落时,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还有一位面带和煦笑容、但眼底精光偶现的庶务堂执事。
“清漪。”玉衡子看到坐在院中的她,脸上露出一抹算是温和的笑意,“今日气色似乎好了些。”
林清漪连忙放下汤匙,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弟子拜见师尊,岳长老,王执事。”
“不必多礼,你身子不便,坐着就好。”玉衡子虚扶了一下,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似乎也察觉到了她与往日的些许不同,但那点不同在他眼中,或许只是“将养得稍好”而已。他走到石桌旁,看了一眼那碗尚未喝完的药膳,微微颔首,“能进食便好,好好调养。”
岳千仞则更直接,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林清漪周身,仿佛在检查一件破损的兵器,沉声道:“既已无法修炼,便安下心来,莫要再胡思乱想,徒增烦恼。宗门不会亏待任何一名弟子,安心静养便是。”
那位王执事也笑着接口:“是啊,林师侄。宗门资源有限,更需用在刀刃上。你能想开些,安心休养,不再……不再给掌门和诸位师兄师姐添麻烦,便是最好不过了。你看,大师兄如今不仅要处理宗门事务,还要分心照顾苏师侄,已是极为操劳……”
“关怀”的话语,一句句传来。
若是从前,心死如灰的林清漪,或许只会麻木地听着,甚至还会因这“关怀”而产生一丝微弱的感激。
但此刻,这些话落入她耳中,却变得无比刺耳!
“安下心来”?
“莫要胡思乱想”?
“不再添麻烦”?
“资源用在刀刃上”?
每一个字,都像一根冰冷的针,扎在她刚刚复苏、尚且敏感的心上。
他们来看她,并非真正关心她的死活,她的感受。他们只是来确认,她这个“麻烦”是否安分,是否已经接受了被遗忘、被安置的命运,是否还会像上次叶枫索取月影幽兰那样,做出“不懂事”的举动,去“打扰”那些“更重要”的人!
一股混杂着悲凉、愤怒和极度失望的情绪,在她胸腔里翻涌。她终于清晰地认识到,在师门眼中,她早已不是一个需要被关爱、被引导的弟子,而是一个需要被安抚、被警告的“潜在麻烦”!
她抬起头,目光第一次如此直接地迎向师尊和两位长老。她没有像往常那样怯懦地低下头,而是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只是那微微颤抖的指尖,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师尊,岳长老,王执事。”她的声音依旧虚弱,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弟子近日……并未胡思乱想,只是在尝试……一些静心养性的法子。”
玉衡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又化为淡淡的了然与……不以为然。只当她是女儿家绣花看书之类的消遣,并未放在心上。“嗯,如此甚好。能找些事情打发时间,总好过沉溺悲伤。”
岳千仞更是直接道:“凡俗之法,于你身体并无大用,莫要耗费心神。静静将养,延年益寿,便是你的福分。”
福分?
林清漪几乎要冷笑出声。这就是他们为她规划好的、作为“废人”的“福分”?像一株被遗忘在角落的盆栽,自生自灭,只要不碍事,便是最好?
王执事也笑着打圆场:“林师侄能如此想,我等便放心了。你好生休息,若有短缺,可让杂役告知庶务堂,宗门定会酌情安排。” 这话听起来冠冕堂皇,实则划清了界限——你的需求,仅限于“酌情”满足的、维持生存的基本物资,再多的,便是非分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