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舆论风波**(1 / 2)

### **第13章:舆论风波**

拒绝了“筑梦空间”的赌注之后,苏晚晴的心态反而进入了一种奇异的平稳期。她更加专注地投入到“素纨”的日常运营中:与赵志成打磨第一批三十件成衣的最终工艺细节;精心策划书店分享会的每一个环节;在社交账号上持续分享着设计灵感和筹备过程,与那些早期积累的、真心喜爱“素纨”理念的用户互动。

风平浪静之下,她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顾宸宇的警告和那个充满诱惑与风险的机会,都只是成长路上必经的考验,渡过之后,前路便会一片坦途。

然而,她低估了顾宸宇的掌控欲,以及他那种“我得不到,别人也休想轻易得到”的阴暗心理。他给出的“三天期限”早已过去,苏晚晴的沉默和“素纨”看似平稳的推进,在他眼中,无疑是一种公然的挑衅和脱离掌控的信号。

风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骤然降临。

那是一个周一的早晨,苏晚晴刚打开电脑,准备查看周末的社群反馈。一条来自陌生账号的、充满恶意的评论跳入了她的眼帘:

“呵呵,破产千金卖情怀?谁知道你那些所谓‘母亲遗稿’是不是从哪里抄来的?真当互联网没有记忆吗?你爸当年就是搞抄袭破产的,女儿这是要女承父业?”

苏晚晴的心猛地一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她颤抖着手点开这条评论的回复区,她父亲苏怀仁当年所谓的“商业丑闻”。

这还只是开始。

几乎在同一时间,好几个本地的时尚博主、八卦营销号仿佛约好了一般,开始发布内容相似、指向明确的“爆料帖”。

有的标题耸人听闻:《惊!破产名媛苏晚晴疑靠不正当手段获取美院资源,背后金主浮出水面?》,内容影射她与美院工坊的秦教授关系暧昧,才获得了特殊支持,并配上了她某次去工坊时,与秦教授在门口正常交谈的模糊照片。

有的则直接攻击品牌:《“素纨”?遮羞布罢了!起底苏晚晴新品牌:设计抄袭、价格虚高、质量存疑》,文中煞有介事地列举了几张似是而非的、与其他小众品牌设计的对比图,指责“素纨”立领上衣的设计元素“抄袭”,并嘲讽其定价“穷疯了才买”。

更有一篇极具煽动性的长文,以“知情人”口吻,详细“揭露”了苏晚晴如何纠缠前男友顾宸宇不成,转而利用亡母遗稿炒作,试图立独立女性人设圈钱的“真相”。文章将她描绘成一个心机深沉、消费亲情的捞女,而顾宸宇则成了被心机前女友纠缠的完美受害者。

这些帖子在短时间内被大量转发、评论,水军下场带节奏,各种污言秽语和恶意揣测充斥屏幕。“苏晚晴”、“素纨”、“抄袭”、“金主”、“破产千金”等词条,迅速在本地社交圈和特定论坛发酵,形成了小范围的舆论风暴。

苏晚晴坐在电脑前,脸色惨白,浑身冰冷。那些恶毒的词汇像淬了毒的箭,一根根射穿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铠甲。愤怒、屈辱、恐惧、还有一种被当众剥光衣服般的无助感,瞬间将她淹没。她甚至能听到血液冲上头顶的轰鸣声,手指冰冷到无法移动。

“怎么会……怎么会这样……”她喃喃自语,大脑一片空白。她从未经历过如此阵势的网络暴力,那些凭空捏造的罪名,那些肆意扭曲的事实,让她百口莫辩。

赵志成也很快发现了舆情,他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苏晚晴失魂落魄的样子,又气又急:“这肯定是有人搞鬼!太卑鄙了!”他试图安慰,“晚晴,别怕,清者自清!”

但“清者自清”在汹涌的恶意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合作的书店主理人打来电话,语气担忧地询问情况;美院工坊的李静师姐也发来消息,暗示秦教授那边可能受到了一些压力和非议;甚至连那几个一直积极互动的小众平台,都悄悄隐藏或删除了“素纨”的部分内容,显然是怕引火烧身。

刚刚搭建起来的、脆弱的合作生态,在负面舆论的冲击下,摇摇欲坠。

苏晚晴感到一阵阵眩晕,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旋转、崩塌。顾宸宇的脸在她脑海中闪过,如此清晰,带着冰冷的嘲讽。一定是他!只有他,才有这样的动机和能力,用如此精准而卑劣的手段,在她看似要站稳脚跟的时候,给予致命一击。

她该怎么办?冲上网去和那些水军、键盘侠对骂?一一发帖澄清?可谁会信?声音早已被淹没。召开记者发布会?她哪有那个资格和资源?法律途径?取证困难,周期漫长,远水救不了近火……

绝望如同潮水般涌来。她感觉自己就像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被撕成碎片。

就在她几乎要被这突如其来的风暴击垮时,手机响了。是沈砚。

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苏晚晴用颤抖的手接通电话,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哽咽和慌乱:“沈顾问……出事了!网上,网上全是……”

“我已经看到了。”沈砚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依旧是那种令人心安的、异乎寻常的冷静,甚至比平时更添了几分锐利,“冷静下来,苏晚晴。深呼吸。”

他的声音仿佛带有魔力,苏晚晴下意识地跟着他的指令,深深吸了一口气,再缓缓吐出,虽然身体依旧颤抖,但混乱的思绪似乎被强行按下了暂停键。

“听着,这不是世界末日。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攻击**。”沈砚语速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的情绪,正是攻击者想要看到的。现在,收起你的委屈和愤怒,把它们转化为战斗力。我们只有很短的时间做出反应。”

“我……我该怎么做?”苏晚晴强迫自己集中精神。

“危机公关,核心在于**速度、态度、透明度**。”沈砚开始授课,语气如同最严苛的教练,“第一步,**黄金四小时**。我们必须尽快发出官方声音,抢占话语权。你现在立刻去做两件事:第一,登录你的所有官方社交账号,发布一条简短的**置顶声明**。内容模板我稍后发你,核心是:表明已关注到不实信息,对此感到震惊与愤怒,正在紧急核实情况,并将于今日内给出正式说明,感谢大家关注,恳请理性等待。”

“第二,**证据收集**。赵经理在吗?让他协助你,立刻将所有攻击帖文、评论进行**全程录屏和截图保全**,注意要包含发布时间、账号信息、完整内容。这是后续法律追责的基础。”

“可是……那些都是造谣,我们怎么核实?”苏晚晴急切地问。

“核实的目的,不是为了确认谣言的真假——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假的。”沈砚冷静地解释,“而是为了向公众展示你**积极负责的态度**,以及为我们后续的**反击**争取时间和准备弹药。现在,按我说的做,立刻!”

沈砚斩钉截铁的命令,驱散了苏晚晴的无助。她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立刻对旁边的赵志成转达了沈砚的指令。赵志成虽然对网络操作不熟,但也立刻行动起来,找来懂技术的年轻助理帮忙录屏截图。

与此同时,沈砚的声明模板也发了过来,言简意赅,态度明确。苏晚晴稍作调整,立刻在自己的各个平台账号上进行了置顶发布。

做完这一切,虽然网上的攻击并未停止,但苏晚晴感觉自己不再是完全被动挨打的状态了。

“沈顾问,接下来呢?我们怎么反击?这些谣言根本就是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恰恰是它最脆弱的地方。”沈砚的声音里透出一丝冷冽,“攻击者利用了信息不对称和公众的猎奇心理。那么,我们就用**绝对的事实和透明度**,来打破这种不对称。”

他开始部署下一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