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光鲜下的裂痕(2 / 2)

每一次,他都选择不同的隐蔽位置,借助\"心源炉鼎\"的玄妙,远远地、细致地观察着她身上那些无形的\"丝线\",以及她在那张完美面具下偶尔流露的细微破绽。

他发现,那些监控着她的神念并非时刻保持最高强度的关注。在她与同门进行着无关紧要的日常交流时,尤其是当话题围绕着修炼心得、宗门轶事时,那些神念,尤其是来自凌霄真人的那道最强神念,会显得相对\"松弛\",更像是一种背景式的存在,确保整体局面在掌控之中,而非聚焦于每一个细微的瞬间。

然而,一旦话题涉及到\"瑶光仙子\",或是凌霄真人对她的某些特定要求时,那道幽蓝色的神念便会立刻变得\"锐利\"起来,如同悬于头顶的利剑,时刻准备纠正任何\"偏差\"。云芷烟在这种时候,表现也最为\"标准\",如同一个被输入了固定程序的傀儡,一言一行都精准得令人心惊。

沈砚还注意到一个细节。云芷烟偶尔会独自一人,停留在溪边,望着水中自己的倒影出神。那一刻,她周身的灵气会变得异常沉寂,那张清冷的面容上会浮现出一种近乎脆弱迷茫的神情。也正是在这短暂的、属于她自己的时刻,她指尖那个无意识抠动袖口的小动作,出现得最为频繁。

\"她在挣扎,在怀疑……\"沈砚默默思忖,\"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间隙。\"

他的计划开始逐渐清晰。他需要制作一种东西,能够在她处于这种相对\"松弛\"或\"自我怀疑\"的状态下,悄无声息地送到她面前。这东西必须普通到不会引起任何神念的警觉,却又必须特殊到能让她感受到一丝不同——一丝并非源于\"瑶光替身\"这个身份的、单纯的关怀。

他想到了\"甜羹\"。

并非什么灵丹妙药,只是用最普通的、外门弟子也能接触到的食材,精心熬制的一碗羹汤。关键在于\"心意\",在于其中融入的那一丝经由\"心源炉鼎\"净化、温和而纯粹的灵气,以及那份\"希望你能开心\"的简单意念。

他开始利用完成杂役后的零星时间,在外门弟子允许活动的范围内,搜集所需的材料。几株带有天然清甜气息、灵气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玉絮草\",一些同样普通、但口感软糯的\"地灵薯\",还有一小罐外门膳堂偶尔会提供给杂役、用以恢复体力的最低阶\"百花蜜\"。

过程必须隐秘。他不能使用任何可能引起灵力波动的烹饪手法,只能像最普通的凡人一样,借助外门杂役区公用的、以普通柴火为能源的灶台。好在身为\"影帝\",他对火候、食材处理的掌控力远超常人。

在一个无人注意的黄昏,他躲在灶房最偏僻的角落,小心翼翼地处理着食材。玉絮草只取最嫩的芯,细细切碎;地灵薯去皮,耐心捣成泥状。他没有添加任何复杂的佐料,只求突出食材本身那一点微弱的清甜。

当混合物在陶罐中慢慢熬煮,散发出温和香气时,沈砚屏息凝神,悄然运转\"心源炉鼎\"。他没有试图注入大量灵气,那无异于黑夜中的明灯。他只是将一丝极其微细、经由炉鼎彻底净化、不带任何个人属性、只有纯粹\"温和\"与\"宁静\"意味的能量,如同呵护幼苗般,轻柔地融入那逐渐粘稠的羹汤之中。

这一丝能量微弱到几乎无法被常规手段检测,即便是元婴修士,若非刻意针对性地扫描这碗普通的羹汤,也极难察觉。但它存在,如同冬日里呵出的一口暖气,虽然看不见,却能感受到。

羹汤制成,色泽莹白,质地均匀,散发着淡淡的、自然的甜香。他用一个最普通的、外门弟子常用的粗陶碗盛好,小心地以干净的布巾覆盖。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一步——投放。

他不能直接送到云芷烟面前,那太冒险。他需要一个绝对巧合、绝对自然的方式,让她\"偶然\"发现。

根据连日来的观察,沈砚注意到,云芷烟在独自于溪边发呆后,返回居所时,偶尔会选择一条更僻静、靠近一片紫竹林的小路。那条小路相对少有人走,路边有一处天然的石凹,被茂密的杂草半遮半掩。

这或许是一个机会。

他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云芷烟看似心情格外低落,监控神念相对松弛,且她有很大概率会走那条小路的时机。

机会在三天后的一个午后降临。

这一日,云芷烟似乎刚经历过一场强度不小的修炼,或是承受了来自凌霄真人的某种\"指点\",脸色比平日更显苍白,眼神中的空洞之下,压抑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与黯淡。陪同她的内门弟子似乎也察觉到了她的情绪不高,谈话声都小了许多。

在溪边驻足时,她望着水面倒影的时间格外长,周身散发出的那股沉寂甚至带着几分哀伤的气息。沈砚远远感知到,那道最强的幽蓝神念,此刻似乎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与\"期待\",仿佛在等待着她能自行\"调整\"过来,而非像往常一样直接进行干预。

就是现在!

沈砚心如电转,在云芷烟终于转身,看似要踏上返回之路时,他凭借多日来对地形的熟悉,以及\"心源炉鼎\"对自身气息的完美隐匿,如同鬼魅般,抢先一步沿着一条更隐蔽的路径,悄无声息地潜行至那片紫竹林旁的石凹处。

他将一直用体内微薄灵气小心保温的粗陶碗迅速而平稳地放入石凹,用杂草稍作遮掩,确保它看起来像是不小心遗落在此,却又不会完全看不见。

做完这一切,他毫不迟疑,立刻沿着原路退回,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甚至没有多看那碗羹汤一眼。他重新拿起扫帚,在距离足够远的另一段小径上,恢复了他那卑微杂役的模样,心脏却在胸腔中沉稳而有力地跳动着。

种子已经播下。

接下来,就是等待。

他一边机械地挥动扫帚,一边将一部分感知悄然投向那片紫竹林的方向。

时间一点点过去。就在沈砚以为云芷烟今日不会选择这条路时,那道月白色的身影,果然独自一人,踏着略显沉重的步伐,出现在了小径的尽头。

她微垂着头,似乎仍在出神,并没有立刻注意到石凹处的异常。

沈砚的心微微提起。

就在她即将与石凹擦肩而过时,一阵微风吹过,拂开了遮掩的杂草一角,那只粗陶碗的边缘在阳光下反射出一点微弱的光。

云芷烟的脚步顿住了。

她有些疑惑地转过头,目光落在了那只碗上。她迟疑了一下,左右看了看,小径上空无一人。

沈砚屏住了呼吸,全力收敛气息,同时通过\"心源炉鼎\"敏锐地感知着周遭神念的波动。幸运的是,或许是因为她此刻处于相对\"安全\"的返回途中,或许是因为那碗羹汤实在太过普通,蕴含的能量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那些监控的神念并未产生明显的异动。

在短暂的犹豫后,云芷烟弯下腰,小心翼翼地端起了那只碗。她揭开覆盖的布巾,看到了碗中那莹白细腻、散发着淡淡甜香的羹汤。

她愣住了。

这不是宗门膳堂会提供的东西。也不是任何她认识的人会送给她的礼物。它出现的如此突兀,如此……平凡。

她再次警惕地环顾四周,神念也微微扫过,却一无所获。除了眼前这碗还带着些许温热的、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羹汤。

沈砚远远地\"看\"到,她端着碗,站在原地,脸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真实的困惑表情。那完美面具出现了一丝裂痕,不再是刻意维持的清冷,而是一种属于她这个年龄少女应有的、面对未知事物时的茫然。

她低头看着碗中的羹汤,久久未动。

最终,不知是出于何种心思,或许是那淡淡的甜香勾起了某种久远的、属于\"云芷烟\"而非\"瑶光替身\"的回忆,或许是内心深处对这份突如其来的、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给予\"产生了一丝好奇,她并没有将碗放下,而是重新用布巾盖好,端着它,继续向自己的居所走去。

步伐,似乎比刚才轻快了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

望着她离去的背影,沈砚缓缓直起身,轻轻吐出一口浊气。

第一步,成了。

这碗微不足道的甜羹,如同一颗投入古井的石子,或许激不起滔天巨浪,但至少,在那片死寂的水面上,荡开了一圈涟漪。

他不知道这涟漪最终会扩散至何方,但他知道,有些东西,已经开始悄然改变。

光鲜的表象之下,裂痕已然显现。而他,将继续隐匿于阴影之中,等待着下一个播撒光芒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