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灵食与心语(1 / 2)

**第3章:灵食与心语**

第一次“投喂”的成功,如同一道微光,照亮了沈砚前行的道路,也让他更加确信自己的策略。那碗被云芷烟带走的甜羹,后续并未引起任何波澜,监控的神念似乎将其归因于某个不知名弟子的无意遗落,或是膳堂的一次小小意外。这正中沈砚下怀,他要的,正是这种“不起眼”的效果。

然而,他深知,仅仅一次偶然,不足以撼动根深蒂固的坚冰。他需要将这种“微光”持续下去,变成一种稳定的、潜移默化的滋养。同时,他也需要更精准地“诊断”云芷烟的状态,以便调整“药方”。

他开始更系统地运用“心源炉鼎”的“能量透析”之能。这并非简单的感知灵气强弱,而是深入物质本源,解析其蕴含的生命能量与各种特性的微小因子。他将目标锁定在外门弟子能够合法获取的、最普通的食材和低阶草药上。

宗门份例发放的“青灵米”,蕴含的灵气虽稀薄,但其米芯处,有一丝极其精纯的生机能量,易于吸收,温和滋养。

后山常见的“宁神花”,不入流,但其花瓣中蕴含的宁神因子,对于舒缓紧绷的心神有着微弱的天然效果。

一种名为“玉津果”的野果,甜味清淡,果肉蕴含的水木灵气格外柔和,能润泽因长期修炼特定功法而可能产生的燥意。

他甚至在外门膳堂丢弃的边角料中,发现了一种名为“枯心草”的干枯茎叶,通常被用作燃料,但其根部经过“能量透析”,发现蕴藏着极微量的、能够安抚情绪波动的特殊物质。

这些发现,让沈砚手中可用的“材料”丰富起来。他不再仅仅依赖最初的几种,而是开始像一个真正的“医者”,根据对云芷烟的远程“望闻问切”(主要是望和感知),来搭配他的“方子”。

他发现,当云芷烟周身灵气波动剧烈,眼神尤其空洞,像是刚经历过强度极大的“模仿”或灵力灌注后,她需要的是更强的“宁神”与“安抚”。这时,他会增加“宁神花”花瓣的比例,并尝试加入微量处理过的“枯心草”根须,熬煮的时间也更长,力求将那份“宁静”的意念彻底融入羹汤。

而当她只是显得疲惫、迷茫,独自在溪边发呆时,他则会侧重“青灵米”的生机与“玉津果”的润泽,让甜羹的味道更清甜一些,传递一份简单的“慰藉”与“关怀”。

制作过程,依旧是他一个人的秘密仪式。在无人注意的角落,他用最普通的方式处理食材,但在最后融入心意的那一刻,他会全神贯注地运转“心源炉鼎”。这一次,他不只是注入温和的灵气,更是将自己的心神意念——那份“希望你能安心”、“愿你被看见”的核心诉求——小心翼翼地、如同编织最精细的丝绸般,与淬炼过的精纯能量一起,编织进那碗看似普通的甜羹里。

这不再是简单的食物,而是承载了特定“心语”的灵食。其灵气含量,依旧被严格控制在外门弟子所能接触食物的合理范围内,绝不越界。但其内核,却蕴含着超越灵气本身的、直指人心的力量。

投放的时机和地点,他也做了调整。他不再固定于紫竹林的石凹,而是根据云芷烟当日的行踪,选择更不易被察觉的角落——一株古树虬结的根部凹陷,一片茂密藤蔓后的天然石台,甚至有一次,趁着她在一处泉眼边洗手时,利用水流和地势,让盛着甜羹的、用宽大树叶临时编织的“小碗”,顺水缓缓漂到她的附近。

每一次投放,他都如同在悬崖边行走,将“心源炉鼎”的隐匿能力发挥到极致,对时机把握要求近乎苛刻。有好几次,他险些与巡逻的执事弟子或是其他偶然路过的内门弟子撞上,都被他凭借超凡的警觉和对环境的巧妙利用险险避开。

云芷烟的反应,也从最初的困惑、警惕,逐渐变得复杂起来。

第二次发现甜羹(这次是用树叶盛放在古树根下)时,她犹豫的时间更短了一些,端详了那碧绿“碗盏”中莹白的羹汤片刻,便默默取走。

第三次,在一处石台上,她甚至没有立刻环顾四周,而是先伸出手指,轻轻触碰了一下碗壁,感受那残留的、恰到好处的温热,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连她自己可能都未曾察觉的……期待?

沈砚远远地“看”着,心中微动。他能感知到,当她接触到甜羹时,周身那紧绷的、被无形丝线牵引的能量场,会有一瞬间极其轻微的松弛。那碗羹汤中蕴含的“安心”意念,似乎真的起到了作用,如同温暖的纱布,短暂包裹了她千疮百孔的内心。

但她始终沉默。如同一个被动接受命运的容器,接受了这份莫名的馈赠,却没有任何回应,也没有试图更积极地寻找来源。这固然安全,却也让沈砚无法确定,自己的“心语”是否真的传递了过去,还是仅仅被她当作了一种奇怪的、但尚可接受的自然现象。

他需要一点突破。一点能让她意识到,这并非偶然,而是针对“她”——云芷烟——的、持续的关切。

于是,在第四次制作甜羹时,沈砚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找来一小块最普通的、外门弟子用来记录杂务的劣质宣纸,以及一方几乎见底的凡墨。他提起一支秃笔,蘸取少许墨汁,沉吟片刻,落笔。

字迹普通,甚至因为笔秃而显得有些拙劣,与他影帝的身份毫不相符,却正好符合一个可能存在的、默默关注她的低阶弟子形象。

他写的很简单,只有五个字:

「师姐,安神。」

他没有署名,没有落款。

但这张字条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冒险。它明确地指向了“人”的存在,而非“意外”。它可能会引起监控神念的注意,可能会让云芷烟感到恐慌而彻底拒绝。

然而,沈砚在墨汁中,融入了一丝比之前更加精妙的心神之力。这丝力量不再仅仅是“温和”与“宁静”,更带上了一种极其微弱的“安抚”与“鼓励”,旨在淡化字条可能带来的惊吓,引导她将注意力放在“安神”这个善意本身。

他将字条小心地折叠好,与一碗特意调整了配方、宁神效果更显着的甜羹一起,放在了她明日晨修后必经之路旁,一丛开着淡紫色小花的灵植之下。那里位置巧妙,既不容易被路过者无意踢到,又能让她一眼瞥见。

这一次,沈砚的心神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紧绷。他隐藏在更远的暗处,几乎将“心源炉鼎”的感知力催发到极限,密切监控着以字条和甜羹为中心的那片区域,任何一丝神念的异常波动都可能让他立刻放弃,远遁千里。

晨光熹微,云芷烟如期而至。她依旧由几位同门陪同,但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倦意,显然昨夜的修炼并不轻松。

就在她即将走过那丛灵植时,她的目光,如同被无形牵引,落在了那片不起眼的白色纸笺上。

她的脚步猛地顿住。

身旁的同门有些疑惑地看向她。

云芷烟的脸色在刹那间微微变了一下,那是一种混合了惊讶、警惕,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她迅速用眼角的余光扫过四周,神识也如同受惊的小兽般探出,但沈砚早已将自身隐匿得天衣无缝。

“云师妹,怎么了?”一位同门关切地问。

“……无事。”云芷烟迅速恢复了平静,声音依旧清冷,但沈砚捕捉到她垂在袖中的手指微微蜷缩了一下。她状似无意地俯身,仿佛是要欣赏那丛灵植,衣袖拂过之处,那张字条和下方的甜羹,已被她以极快的手法纳入了储物法器之中。

动作行云流水,自然得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同门不疑有他,继续之前的话题。

云芷烟随着众人继续前行,表面上依旧在聆听、偶尔回应,但沈砚能感觉到,她的心神显然已经不在此处。她周身的灵气波动出现了一种极其细微的、紊乱的韵律,像是在激烈地思考、挣扎。

沈砚的心缓缓落下。最危险的一关,似乎过去了。监控的神念并未表现出特别的关注,或许是因为字条和甜羹的能量波动依旧微弱得可怜,或许是因为云芷烟掩饰得很好,未让情绪过分外露。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开始。

她会如何对待这张字条?这明确指向“人”的讯息,是会让她感到恐惧而退缩,还是会让她产生一丝探究的欲望?

当天傍晚,沈砚在完成杂役返回居所的途中,经过一片竹林时,脚步微微一顿。

在他平日靠坐休息的一块青石上,放着一件东西。

不是他预想中的质问、警告,或是更糟糕的、引来的陷阱。

那是一小截被折断的、带着露水的紫竹,竹身光滑,断口整齐。它就那样静静地躺在青石上,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沈砚走上前,拿起那截紫竹。竹身冰凉,触手温润。他仔细感知,上面没有任何灵力印记,也没有神念残留,就像是从某根竹子上随手折下的一般。

但沈砚明白,这绝非偶然。

这截紫竹,生长在她今日经过的那条路旁。它的出现,在此刻,此地,本身就是一种回应。

一种无声的、试探性的回应。

她在告诉他,她收到了。

她没有声张,没有拒绝。

她用这种极其隐晦的方式,留下了属于她的“印记”。

沈砚握着这截紫竹,感受着那冰凉的触感,嘴角缓缓勾起一抹真切的笑意。

灵食与心语,第一次跨越了单方面的给予,收到了来自彼岸的、微弱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