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盐价风波与羁縻之效(2 / 2)

耶律剌葛凑过去一看,账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让他眼睛发亮:“太好了!有了这些铁器,咱们的骑兵就能全部装备铁制兵器了!还有丝绸,部落里的人都盼着能穿上呢!”

耶律现点头,心里却早已盘算好——丝绸不仅能给族人穿,还能转卖给漠北的部落,那里的贵族对中原丝绸趋之若鹜,一件丝绸袍子能换十只羊,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没过多久,隋朝的赏赐送到了契丹汗国。耶律阿保机看着那堆积如山的丝绸,眼睛都直了。他立刻让人挑了最好的丝绸,找汉人工匠给自己做了几十件不同样式的袍子,每天换一件穿,还故意在各部落长老面前晃悠。

这天,耶律阿保机穿着一件明黄色的丝绸袍子,骑着马来到迭剌部的营地。迭剌部长老正穿着破旧的羊皮袄,看到他的丝绸袍子,眼睛都看直了:“阿骨打酋长,您这袍子也太好看了!是中原的丝绸吧?”

“那是自然!”耶律阿保机得意地扯了扯袍子,“这是大隋皇帝赏给我外孙的,我外孙特意给我留了几十匹。你看这料子,多顺滑,比羊皮袄舒服多了!”

长老羡慕得不行,搓着手说道:“咱们汗国现在日子好了,商队分红我也拿了不少,回头我也去换几匹丝绸,给家里人做几件袍子。”

不仅是迭剌部长老,其他部落的长老也纷纷效仿。以前大家都穿羊皮袄,补丁摞补丁,如今却一个个换上了丝绸袍子,颜色各异,款式不同,走在草原上,活像一群移动的“绸缎堆”。

牧民们看着长老们的丝绸袍子,心里也充满了期待。以前他们连饱饭都吃不饱,更别说穿丝绸了,可现在,商队的分红让不少牧民也攒了钱,虽然买不起太多丝绸,却能买些丝绸边角料,给孩子做个小褂子,或者给妻子做个头巾。

“还是跟着大汗有盼头啊!”一个牧民摸着孩子身上的丝绸小褂子,感慨地说道,“以前哪敢想,咱们草原人也能穿上中原的丝绸?还能天天吃上细盐,用上铁制的锅碗瓢盆?”

这话说出了所有契丹人的心声。自从耶律现统一契丹,成立汗国,又打通了与隋朝的贸易通道,契丹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缺盐少粮、穿破旧羊皮袄,到细盐管够、丝绸上身、铁器普及,这样的日子,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耶律现站在高坡上,看着草原上穿着丝绸袍子的长老们,看着牧民们脸上的笑容,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财富和物质的改善,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要让契丹汗国不仅在经济上强大,还要在文化、军事上追上中原,成为真正能与中原王朝抗衡的草原强国。

“隋炀帝的羁縻政策,反而成了咱们发展的助力。”耶律现嘴角露出一丝笑容,“等咱们的实力足够强,就算他想收回贸易权,也得掂量掂量了。”

夕阳西下,草原上的炊烟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的香味和细盐的咸香。耶律现知道,契丹汗国的崛起之路,才刚刚开始,而他,将带领这个年轻的汗国,在这片草原上,书写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