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战力:战斗成员需通过 “装备操作考核”(如岩石能量护腕的能量控制精度需达 90%)、“基础战术考核”(如近战成员需在 1 分钟内完成 3 种防御动作);情报成员需通过 “信号捕捉考核”(如鹰眼成员需在 5 公里内捕捉到黑暗组织的能量信号)。
精灵协同:人 - 精灵协同度需达 90% 以上,如荀彧与巨型玛瑙水母的 “能量同步”、夏侯与快龙的 “空 - 龙协同”,需通过 “模拟战斗考核”,确保在实战中能无缝配合。
任务执行:各模块需通过 “场景化考核”,如外海巡逻队需在 1 小时内完成 10 公里海域的污染检测与记录;幽灵侦查队需在 30 分钟内潜入 “模拟据点” 获取情报,考核不达标者需重新培训,直至通过。
针对跨部支援中 “战术动作不统一” 导致的配合问题,大整理中组织 “全域战术培训”,由核心成员亲自授课:
防御战术:统一 “岩石防御墙” 的构建标准(高度 3 米、厚度 1 米、间隔 5 米设观察口),确保常青市、浅红市的防御队在协同作战时,防御墙能无缝衔接。
攻击战术:统一 “水系净化 + 龙系攻击” 的双属性配合节奏(净化剂喷洒后 3 秒内发起攻击),确保华蓝市、夏侯的机动队在联合行动时,战术衔接无延迟。
情报传递:统一情报编码格式(如 “黑暗组织污染弹” 编码为 “hw-001”),确保金黄市、紫苑镇、鹰眼的情报模块传递信息时,无理解偏差,情报解读效率提升 30%。
经过半个月的大整理,十部的运营效率与战力水平迎来质的飞跃:
架构层面:指令传递时间从原 5 分钟缩短至 1 分钟,跨部支援响应速度提升 50%,人力冗余率从 30% 降至 5% 以下;
资源层面:设备利用率从 85% 提升至 98%,资源浪费率从 15% 降至 3%,净化剂、装备等关键资源的调配时间缩短至 10 分钟内;
战力层面:各分部战力达标率从 70% 提升至 95%,跨部协同误差率从 20% 降至 5% 以下,在后续的 “终极决战模拟演练” 中,十部联合抵御 “模拟黑暗组织总攻” 的成功率达 100%。
夕阳下,金黄市分部的全域指挥中心内,曹丕看着整理后的 “十部运营报告”,红色的 “效率短板” 标注已全部转为绿色的 “达标”。十个分部的核心负责人围在战略图前,讨论着终极决战的战术部署 —— 华蓝市分部的净化剂已储备充足,玉虹市分部的新装备已量产完毕,夏侯的全域机动队已完成跨部磨合,鹰眼与暗堂的情报网络已覆盖关都每一个角落。
“这次大整理,不仅是优化运营,更是为决战夯实基础。” 曹丕的目光扫过众人,“我们现在拥有的,不再是十个分散的分部,而是一支目标一致、战力统一、资源统筹的‘关都守护军团’。无论黑暗组织从哪里发起总攻,我们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强的战力,守住每一寸土地,守护每一只精灵。”
指挥中心外,十个分部的训练场上,标准化的战术动作整齐划一,资源调度车在城际间有序穿梭,情报终端的数据流快速滚动。这场大整理,让火箭队的十部万人格局,真正从 “规模” 走向 “精锐”,为即将到来的终极决战,做好了万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