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八三拒接班:扛枪猎熊震林场 > 第146章 春江水暖鸭先知,护狩相济谋新篇

第146章 春江水暖鸭先知,护狩相济谋新篇(2 / 2)

这些顾虑,都很现实。

这时,一直沉默的乌娜吉轻声开口,她的汉语依旧生硬,但意思表达得很清晰:“山林……是家。野兽,是邻居。打光了……家就空了。”她的话很简单,却蕴含着鄂伦春人世代与山林共生的朴素哲理。

阿木尔点了点头,补充道:“跟踪,看脚印,不光是……为了打。看它们去哪,生多少崽,也一样……重要。”他将狩猎的追踪技巧,延伸到了种群监测上。

李吉姆则眨了眨她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带着她特有的活力说道:“巡山有什么不好?可以骑马!可以跑遍整个大山!比老是蹲在一个地方打埋伏有意思多了!而且,保护了林子,以后才有更多的猎物给我们打啊!”她的理解虽然直接,却抓住了“可持续”的核心。

哈图,作为鄂温克猎人的代表,也表达了他的看法:“我们鄂温克人,从不把山里的东西拿光。取我们需要的,感谢山神的赐予。保护山林,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饭碗。”

新旧观念的碰撞,不同角度的思考,在这个小小的会议室里激烈地交锋着。

麻松山静静地听着,没有急于表态。他知道,转型必然会带来阵痛和不适,关键在于如何引导。

于振军等大家说得差不多了,才缓缓开口:“大家的顾虑,我都理解。转型,不是要废掉我们的本事,而是要让我们的本事发挥更大的、更长远的作用。飞扬,你的枪法、你的猎犬,在巡山时发现盗猎者,要不要用?在监测时驱离危害幼崽的恶兽,要不要用?建国,我们的追踪技术,用在摸清野生动物活动规律上,是不是比单纯为了猎杀更有价值?志强,收入问题,我们可以开拓新的来源,比如,协助场里进行森林抚育间伐,或者开展一些不影响生态的副业,局里也会考虑相应的经费保障。”

他条分缕析,将大家的顾虑一一化解,并描绘出了转型后可能的新图景。

麻松山最后总结,声音沉稳有力:“局里的精神,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就是那只先下水的鸭子。这条路,前人没走过,需要我们自己去蹚。但方向是对的!为了咱们的子孙后代还能看到这满山的林子,看到林子里的飞禽走兽,我们这代人,必须做出改变。从今天起,各小组在完成日常训练和警戒任务的同时,开始学习新的东西。于参谋会整理相关资料,组织大家学习野生动物保护的基本知识、森林法规。乌娜吉、阿木尔、哈图大叔,你们要多给大家讲讲山里的事,教大家怎么更好地读懂山林。”

他目光扫过众人:“我们狩猎队,不仅要成为兴安岭最锋利的‘牙’,也要成为这片青山最忠诚的‘眼’和‘盾’!护狩相济,才是长远之道!”

会议结束后,变革的种子便开始在狩猎队内部悄然萌芽。

于振军弄来了一些相关的书籍和资料,虽然不多,但队员们开始像学习射击要领一样,认真地翻阅、讨论。乌娜吉和阿木尔在带领小组巡山时,不再仅仅专注于寻找兽踪,而是开始教大家如何分辨不同动物的粪便来判断其健康状况和食物构成,如何通过观察巢穴和领地标记来估算种群数量。李吉姆则发挥她的热情,主动承担起了教一些队员基础骑术的任务,为将来更大范围的巡护做准备。

牛飞扬虽然嘴上还有些嘀咕,但训练猎犬时,也开始有意无意地加入一些搜寻特定物品(模拟盗伐工具或受伤动物)的项目。赵建国和孙志强则带着队员们,开始系统地熟悉林场各个区域的边界、小道和容易发生盗伐、火灾隐患的地点。

变化是细微的,却又是实实在在的。一种新的使命感,开始在这支以猎杀闻名的队伍中悄然滋生。他们依然擦亮着钢枪,但目光已然投向了更远的未来。他们知道,手中的枪,未来或许不会轻易响起,但它所代表的守护职责,却将变得更加沉重而光荣。

春寒料峭,山林静默。但在这支队伍里,一场静悄悄的变革正在发生。他们如同这早春的顶冰花,虽然前路尚有残雪,却已然坚定地探出了面向新时代的、充满生命力的嫩芽。护与狩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条崭新的征途,正等待着他们去探索,去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