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八三拒接班:扛枪猎熊震林场 > 第144章 义利关头辨忠奸,赤诚一片献国宝

第144章 义利关头辨忠奸,赤诚一片献国宝(2 / 2)

一个来自林场、家境比较困难的新队员私下嘀咕:“那么多钱……够咱挣几辈子的了……反正上交也是交,咱们留一两件不起眼的,谁知道……”

还有船员在休息时议论:“晓云姑娘是不是太死心眼了?这送上门的钱都不要……咱们拼死拼活打鱼,啥时候能买上自己的大船?”

这些议论虽然声音不大,但也反映了一部分人在巨大利益面前的动摇。

麻松山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苗头。他知道,光靠强硬的态度和命令,无法真正统一思想,必须在道理上让大家心服口服。

在一个月色清朗的晚上,他召集了狩猎队和“兴安号”的全体成员,在驻地前的空地上,开了一次全体会议。没有长篇大论,他只是让每个人点起一堆小小的篝火,围坐在一起。

“兄弟们,”麻松山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格外沉稳,“最近来了不少人,说了不少话,许了不少愿。我知道,有人心里犯嘀咕,觉得咱们是不是太傻了,把到手的金山往外推。”

他目光扫过围坐的每一张面孔,火光映照下,那些脸庞年轻而质朴,也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迷茫。

“咱们是什么人?”麻松山缓缓问道,“咱们是林业工人,是渔民,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人。咱们的祖辈,在这兴安岭,在这渤海湾,活了多少辈子?他们教会咱们什么?是教会咱们怎么投机取巧、怎么挖国家的墙角吗?”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一些:“不是!他们教会咱们的,是守着这片林子,不能乱砍滥伐,要给子孙留条活路!是守着这片海,不能竭泽而渔,要懂得细水长流!这山,这海,是咱们的根!这国家,是咱们的大家!根坏了,大家垮了,咱们这些小家,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那些瓷器,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是咱们国家历史的见证!它们不属于哪一个人,它们属于所有的中国人!咱们今天要是为了一点钱,就把老祖宗的脸、把国家的脸给卖了,咱们还配叫中国人吗?咱们死后,有脸去见地下的先人吗?”

他的话语朴实无华,却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不少老队员,包括王老汉这样的老渔民,都深有感触地点着头。

牛晓云也站了起来,她的声音依旧清冷,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度:“我牛晓云,这辈子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种见利忘义、数典忘祖的人!咱们的钱,要靠自己的双手,正大光明地去挣!打鱼,咱们就打出个鱼满舱!狩猎,咱们就守得个山林安!用这种歪门邪道来的钱,我嫌脏!买了船,我嫌它晦气!”

牛飞扬猛地一拍大腿,吼道:“山子哥!二姐!说得对!咱爷们儿(娘们儿)挣钱,就得挣得硬气!谁他妈再敢来瞎哔哔,看老子不打断他的狗腿!”

“对!不能卖!”

“上交国家!咱不要那昧心钱!”

“咱们靠本事吃饭,不丢人!”

群情顿时激昂起来,之前那些微小的杂音,在这股浩然的正气面前,瞬间消散于无形。团队的意志,在这一刻达到了空前的统一。

数日后,在地区文化局和文物部门的主持下,一场简单而庄重的文物捐赠仪式在望海屯举行。牛晓云、麻松山(代表狩猎队)以及王老汉(代表船员),郑重地将他们发现并带回的所有宋代海捞瓷,共计大小器物二十七件(包括残片),全部无偿捐赠给了国家。

地区领导亲自为他们颁发了盖着鲜红大印的荣誉证书和一面锦旗,上面绣着“保护国宝,功在千秋”八个金黄大字。虽然没有一分钱的物质奖励,但握着那本沉甸甸的证书,看着那面鲜艳的锦旗,所有队员心中都充满了难以言喻的自豪和踏实。

当记者们的相机镜头对准他们时,麻松山和牛晓云并肩站在一起,神色平静而坦然。他们知道,他们今天交出去的,是几件冰冷的瓷器,但守住并擦亮的,却是比黄金更加珍贵的——一个人的良心,一个团队的魂魄,以及一份对脚下这片土地和身后这个国家最深沉、最赤诚的热爱与忠诚。

义利关头,忠奸立辨。经过这番考验,这支由山林猎人与海上渔民组成的队伍,其凝聚力与精神境界,已然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的名字,也必将与这批重见天日的国宝一起,被这片土地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