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雪蛤羹的成功,让部里来的“财神爷”领导龙颜大悦,席间对林场的各项工作,尤其是这种善于利用本地资源、用心做事的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王场长和一众场领导心里乐开了花,感觉那笔关乎林场未来发展的项目资金,几乎已经有一半揣进了兜里。
宴席接近尾声,气氛热烈融洽。领导吃得满意,谈兴正浓,略带感慨地说了一句:“老王啊,你们这兴安岭真是块宝地啊!山珍野味,层出不穷,而且样样都做得这么地道用心!尤其是最后这道雪蛤羹,真是画龙点睛之笔!我这趟来得值,口福不浅啊!”
说者或许无心,但听者有意。王场长心里咯噔一下,画龙点睛?意思是这宴席已经很完美了?但这“点睛”之后,是不是也就意味着到此为止了?他总觉得,似乎还差点什么,还能再添一把火,把这好印象烧得更旺、更持久一些。可大鱼大肉、山珍奇味都上过了,还能有什么更压轴、更能体现心意和能耐的东西呢?
他借着敬酒的机会,悄悄给坐在下首的麻松山使了个眼色。麻松山心领神会,不动声色地凑近些。
王场长压低声音,几乎是气声问道:“松山……还能不能……再整点啥?更……更那啥一点的?最好是能带点‘寿’、‘福’这类好彩头的?给领导这趟视察,彻底圆圆满满地收个尾?”
更那啥?好彩头?圆满收尾?麻松山的脑子飞速转动。熊掌鹿茸肯定不行,飞龙也上过了……忽然,他想起一样东西——甲鱼!民间俗称“王八”,虽然名头不雅,但这东西在滋补品里地位很高,寓意“健康长寿”,而且抓捕难度极大,最能体现用心和本事!
“场长,”麻松山眼神一亮,声音压得更低,“甲鱼!怎么样?这东西大补,寓意长寿,就是……不好弄,得看运气。”
“甲鱼?!”王场长眼睛瞬间瞪圆了,呼吸都急促了几分,“能弄到?!那……那玩意儿可是……可是……”他激动得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只觉得这东西太符合要求了!够稀罕!够分量!寓意极佳!关键是,难度摆在那里,一旦成功,这心意可就表达到极致了!
“有多大把握?”王场长紧张地问。
“不敢说十足。”麻松山实话实说,“得去老林子深处的温泉眼附近的深水潭碰运气。那地方路难走,甲鱼精得很,得用特殊法子。但我可以试试!”
“试!必须试!”王场长几乎是咬着牙说的,“需要什么?要人给人!要东西给东西!务必弄来!哪怕就一只,也是个天大的彩头!”
宴席一散,麻松山立刻行动。这次任务极其艰巨,时间紧迫(领导明天下午就要走),目标诡异。他没敢惊动太多人,只叫上了绝对核心的牛晓云,还有心思最细、最能沉得住气的于振军。牛飞扬毛躁,赵建国忙盖房,都没叫。
工具也极其简单:一捆结实的细麻绳,几根削尖的竹签,一小块新鲜的猪肝(作诱饵),还有一个厚实的大麻袋。
三人打着手电,连夜进山,直奔后山最深处的“热水泉”。那里有一处地热温泉眼,常年冒着一股股热水,使得附近的一个深水潭即使在最冷的冬天也不完全封冻,水汽氤氲,成了附近动物们冬季饮水和活动的特殊场所,据说也有甲鱼出没。
路极其难走,夜色浓重,林深苔滑。于振军好几次差点摔倒,都被麻松山眼疾手快地拉住。牛晓云则始终沉默地跟在后面,脚步稳健,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到达热水潭边时,已是深夜。潭面笼罩着白色的水汽,如同仙境,但也散发着淡淡的硫磺味。水潭不大,却黑黢黢的看不到底,四周寂静得可怕,只有温泉眼咕嘟咕嘟的冒水声。
“这地方……真有甲鱼?”于振军看着幽深的潭水,心里有些发毛。
“试试看。”麻松山低声道,“甲鱼这东西,白天多在泥里或石缝里猫着,晚上有时候会出来觅食或者换气。咱们用‘守株待兔’加‘愿者上钩’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