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参王出海震滨城(1 / 2)

阿雅娜留下的那颗绿宝石,像一块烫手的山芋,更像一份沉甸甸的情谊,压在曹云飞和管彤彤的心头。东西太贵重,来路正当(阿雅娜说是山里捡的),但如何稳妥地变现,却是个大难题。在这人生地不熟的海边,贸然出手如此珍贵的宝石,风险极大,弄不好就会惹祸上身。夫妻俩商量再三,决定还是先将宝石妥善收藏,作为最后的底牌,优先考虑其他更稳妥的资金来源。

眼下,最现实、也相对安全的,依然是那株参宝换来的款项,以及这次海上收获的卖鱼钱。虽然距离买一条理想的船还有差距,但至少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启动资金。

就在曹云飞一边养身体,一边和王老海、陈卫国继续打听船讯,精打细算地规划着每一分钱该怎么花的时候,陈卫国那边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这天,陈卫国兴冲冲地来找曹云飞,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曹大哥!好消息!买咱参宝的那位老中医的家人,托人捎话来了!”

“哦?是老爷子用着效果不好?”曹云飞心里一紧。

“不是不好!是太好了!”陈卫国连连摆手,“老爷子用了以参宝为君药配的方子,病情稳定多了,精神头也足了!人家这是特意来表示感谢的!而且,他们听说咱想买船,还主动提出,可以帮忙联系一下他们在南方沿海城市的朋友,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二手渔船信息,说不定比咱在这边找,价格更合适些!”

这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曹云飞又惊又喜。没想到一次公平的交易,还能结下这样的善缘。他连忙问:“那……会不会太麻烦人家了?”

“不麻烦!”陈卫国笑道,“那位老中医的儿子,就是在南方搞进出口贸易的,门路广得很。他说了,咱们这参宝救了老爷子的命,这份情他们记着呢,能帮上忙一定帮。我已经把咱们大致的需求和预算跟他们说了,让他们先帮忙留意着。”

这个消息,无疑给曹云飞的买船计划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南方沿海渔业发达,渔船更新换代快,二手船源多,价格可能真有优势。而且通过这种靠谱的中间人介绍,也能避免很多坑。

“另外,”陈卫国压低声音,神情变得有些严肃,“还有件事。我父亲通过一些关系,也隐约打听到一点风声,说最近可能有个机会,沿海几个渔村要淘汰一批旧木壳渔船,统一换新式的。这批旧船虽然年纪大,但很多保养得还不错,价格会非常便宜,算是政策性的处理。要是能赶上这趟,那咱们的资金压力就能小很多!”

政策性的淘汰船?曹云飞的心怦怦直跳。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但他也清楚,这种好事,竞争肯定激烈,不是谁都能轮上的。

“这消息准吗?咱们能搭上边吗?”曹云飞谨慎地问。

“八成准。我父亲正在想办法疏通关系,看看能不能给咱们争取个名额。”陈卫国点点头,“不过这事儿急不得,得等正式通知,而且就算有名额,估计也得抢破头。咱们得把现钱准备好,随时能拿出来,机会来了才能抓住。”

现实的紧迫感再次袭来。无论是等待南方的船讯,还是争取本地的淘汰船名额,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后盾。曹云飞看着陈卫国,真诚地说:“卫国,这次真是多亏了你和伯父了!这份情,我曹云飞记在心里!”

陈卫国摆摆手:“曹大哥,你跟我还客气啥!咱们是共过生死的交情!再说,我爹也佩服你是条真汉子,帮你就是帮自己人!”

送走陈卫国,曹云飞回到屋里,把这两个好消息告诉了家人。李凤英双手合十,直念“老天爷开眼”。曹有才吧嗒着烟袋,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轻松笑容:“看来这好人,还是有好报。当初咱没抬高价,诚心卖参,这福报就转回来了。”

管彤彤更是高兴,她拉着曹云飞的手说:“这下好了!南边也找着,本地也有机会,咱这船啊,看来是真有盼头了!等船买回来,咱就给起个响亮的名儿!”

希望的曙光越来越亮,家里的气氛也轻松欢快起来。曹云飞的身体彻底康复后,便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备战”状态。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听王老海讲解,而是开始动手学习一些简单的船舶保养和维修知识,比如如何给木船刷桐油防腐,如何检查柴油机的机油和滤清器,如何编织修补渔网。他学得认真,就像当年在山里学习每一种狩猎技巧一样,因为他知道,这些将来都是安身立命的本钱。

他还让陈卫国帮忙,找来了简单的航海图和潮汐表,虽然看不太懂那些复杂的符号和曲线,但他开始强迫自己记忆附近海域的主要岛屿、暗礁和航道的大致方位。王老海见他如此用心,也十分乐意指点,常常指着海图,告诉他哪里是传统的渔场,哪个季节有什么鱼汛,哪片海域流急浪大需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