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回溯刑警破黑局风云 > 第205章 陌生面孔身份疑

第205章 陌生面孔身份疑(2 / 2)

这个人背后一定还有组织。他们选这时候介入,说明西郊大楼的任务很重要。

不只是重建据点那么简单。

“李悦。”我说,“你再做件事。”

她抬头。

“查近三年全国范围内,有没有其他案件出现过类似的蝙蝠纹身。别只查刑事案件,失踪人口、非法集会、地下实验室这些也要查。”

她愣了一下:“你要查更大的网?”

“嗯。”我说,“我觉得他不是一个人来的。”

我在白板最

溯源重启

笔尖划过白板,发出沙沙声。

清晨六点十七分,城市刚醒。街上人少,雾没散,路灯还亮着。我坐在会议室角落,手里一杯凉透的咖啡。李悦和赵勇轮流洗了把脸,回来精神好了一些。

“有了。”李悦开口,语气平静但有点激动。

屏幕上跳出一份公安部内部通报,来自西南边境,一年半前。

【代号“赤鸦”行动简报】

地点:云岭县废弃矿区

事件:突击查获一处地下信号基站,缴获多台改装通信设备,含自研跳频模块与远程遥控终端。

备注:基地发现大量人体实验记录,涉及神经电刺激与记忆干预技术。墙上刻有符号:倒挂蝙蝠,双翼展开,口中衔钥。

我心里一沉。

这不是普通犯罪团伙,也不是地方黑帮升级版。这是一个跨省、有科研背景、甚至做人体实验的秘密组织。

“他们不只是为了钱。”我说,“他们在收集数据。”

李悦马上调出我们之前截获的所有异常信号样本,进行比对。几分钟后,系统提示:存在高度相似的数据结构,尤其是加密协议中的密钥生成逻辑。

“他们在用同一套系统。”她说,“而且……这些信号的目的地,有一部分指向境外服务器,位于缅北与老挝交界。”

赵勇低声骂了一句。

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不是国内治安问题,而是跨国渗透。

“联系上级。”我说,“申请成立专案组,调取所有相关历史案件卷宗。另外,申请技术支援,对西郊大楼周边做电磁扫描,看是否有隐藏信号源。”

李悦立即打电话,我走到窗边。晨光照在玻璃上,映出我疲惫的脸。脑子里不断回放画面:便利店扫码枪闪红光,纹身男走出巷口,配电房短暂信号高峰……

一切都悄无声息地运转,非常精密。

而我们,才刚刚碰到边缘。

两个小时后,支援到了。两名技术人员带着频谱分析仪进入西郊大楼外围,在绿化带、配电箱、通风井等位置设监测点。同时,便衣队员以“市政检修”名义进入便利店,开始排查硬件。

中午十二点,消息传来——

扫码枪内部确实藏有微型芯片,外表和原厂一样,但里面集成了一枚定制无线模块,支持远程唤醒和定向传输。更惊人的是,该芯片的制造编号,竟和临江劫案中缴获的一块电路板残片属于同一批生产。

“同一批货。”李悦确认,“说明他们的供应链统一。”

下午三点,汽修厂也有线索。巡逻民警走访时发现,员工宿舍二楼一间长期空房,昨晚有短暂用电记录。破门检查后,屋里没人,但床下找到一只防水袋,里面有换下的衣服、手套,还有一枚纽扣电池式录音装置。

“没有指纹。”赵勇说,“全被擦过了。”

但我注意到,冲锋衣内衬标签被剪了,袖口内侧用针线缝了一串数字:Kx-7t-214。

“编号。”我说,“可能是身份代号,也可能是任务编号。”

李悦将编号录入系统,结合“倒挂蝙蝠”纹身和耳部疤痕,做深度人脸匹配。傍晚六点,系统反馈一条83%匹配的结果:

【姓名】未知

【别名】“灰隼”

【关联案件】临江押运车劫案、云岭地下基站案、北方某军工研究所资料泄露案(未公开)

【技术特长】电子对抗、信号伪装、反侦察规避

【最后活动区域】滇缅边境,2022年10月目击于芒市某黑市交易点

照片模糊,只能看清侧脸轮廓,但左手背上的蝙蝠纹清晰可见。

“找到了。”我说。

夜幕降临,城市亮起灯光。

我们围在白板前,把所有线索连成一张网。

西郊大楼不是终点,是跳板。他们在这里重建通讯节点,是为了打通新的数据通道,传出重要信息。“灰隼”的到来,说明行动已进入执行阶段。

“他们的目标是什么?”赵勇问。

我想了很久,说:“不是钱,也不是地盘。他们在等时机,准备放出某种东西——可能是数据,可能是程序,甚至是人。”

李悦忽然抬头:“你们还记得吴明最后一次买了什么吗?”

我们都看向监控记录。

那天夜里,他买了矿泉水、泡面、创可贴,还有一瓶医用酒精。

“创可贴和酒精?”赵勇皱眉,“他受伤了?”

“不一定。”我说,“也可能是在给别人处理伤口。”

我想起“灰隼”耳朵上的疤——那种伤,绝不是意外造成的。更像是实验失败留下的痕迹。

难道……他们正在进行新一轮人体测试?

我突然意识到,这场调查的本质变了。

我们以为在查黑帮重组,其实我们正站在一场更大风暴的边缘。

“通知所有外围监控单位。”我说,“提高警戒等级。任何人进出西郊大楼都要拍照存档。申请无人机巡航,二十四小时覆盖周边。”

“还要继续查‘倒挂蝙蝠’的源头。”我补充,“从最早出现记录开始,顺藤摸瓜。我要知道这个符号是怎么来的,谁设计的,代表什么意义。”

李悦点头,开始整理时间轴。

第一起明确记录:2016年,东部渔村发生集体中毒,村民说梦见“黑鸟倒悬”,警方在现场发现墙壁涂鸦,图案就是倒挂蝙蝠。

第二起:2018年,西北高校心理学实验室爆炸,负责人失踪,电脑残留文件提到“认知重塑计划”,附件图像含相同符号。

第三起:2020年,南方私人医院非法开展脑机接口试验,受害者出现幻觉、记忆错乱,病房天花板被人用血画下该图案。

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科技滥用、意识操控、信息窃取……

这不只是帮派标志。

它是某种理念的图腾,一个秘密组织的精神印记。

“他们自称‘启明会’。”李悦轻声说,翻出一份尘封档案,“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打着‘人类意识进化研究’旗号,后来因非法实验被取缔。但从没真正消失,转入地下,变成现在的样子。”

我看这个名字,心里发冷。

启明——本意是照亮黑暗。但他们走的路,却是把人拖进更深的深渊。

“灰隼”不是孤狼,他是先锋。

他们回来了,带着更先进的技术,更隐蔽的手段,更大的野心。

西郊大楼,只是第一站。

我拿起笔,在白板中央写下四个大字:

全面反制

然后列出行动计划:

控制便利店节点,反向植入监听程序;

对汽修厂区域实施全天候监视,寻找后续接头人;

联络边境警方,核查“灰隼”过往轨迹;

启动心理画像小组,预判下一步行动方向;

准备应急预案,一旦发现可疑传输行为,立即切断本地网络枢纽。

夜越来越深。

城市安静下来,只有这栋办公楼的灯还亮着。

我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而那个倒挂在黑暗中的蝙蝠,正慢慢张开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