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 第338章 还是觉得学校耽误你了?

第338章 还是觉得学校耽误你了?(2 / 2)

再加上村里为水稻基地干活的工钱以及利润分红;

每个月给青云山育种中心提供的杂粮能获得稳定收入;

还有村里的采石场、水库养鱼的分红;

算下来,石谷村的人均纯收入,可比粤省那个万元户家庭高多了。

唯一不同的是,石谷村的生产队大多以集体名义开展生产经营,没有特意凸显单个家庭的收入,所以才没被外界发现,才让粤省抢了“首个”的名头。

更意外的是,不仅石谷村如此,古邑公社的大多村子也都是都是这个情况。

闽省省报编辑部看到记者的调查报道后,心里可不服气了:“算劳动力总收入?万元户?咱们闽省早就有了,怎么能让粤省抢了先?”

很快,闽省省报就刊登了关于石谷村的详细报道,还特意与粤省的万元户报道对比,一时间,两省报纸围绕“首个万元户”的话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还有就是“家庭户生产模式”和“集体+家庭双模式”的优劣都成了讨论焦点。

随着讨论的深入,青云山育种中心、青云山知青林场推广的虫子养鸡、甘蔗渣发酵养殖、食用菌种植、杂交猪养殖等各项惠民技术也被牵扯出来。

而作为这些技术的发起者和单位前领导,林鸿彬自然成了焦点人物,除了前几年被教员称赞的“敢想敢干”外,报纸上又冠以他“惠民技术带头人”的称号。

这些报道传到曾书记手里时,他拿着报纸找到林鸿彬,语气里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

“你看看你以前,在青云山的时候多有干劲,带领知青和老百姓搞养殖、推技术,把青云山从穷地方变成了示范地!。

再看看你现在,搞了个服装厂和商场就歇气了,每天就守着后勤处那点事,怎么这么一幅惫懒的模样呢?

我把你调到学校来,可不是让你做这些事的!”

林鸿彬脸上堆起笑容,站起身从柜子里拿出搪瓷杯,给曾书记倒了杯热茶递过去,解释道:

“书记,我也想跟以前一样干一番事业,可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前几年之所以能爆发,是因为正好把我学的农业、管理知识都用在了工作上,发挥了些许作用。

可现在,我感觉自己的知识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了,与其瞎指挥、误事,不如趁现在多学习学习,给自己充充电,等将来有合适的机会,再好好干。”

能说现在是干的不爽、想低调避祸吧?肯定不能啊!

果然,曾书记根本不买账,眉头皱得更紧了,眼神里满是狐疑:

“你别跟我打马虎眼!我还不知道学校的情况?用的大多是十几年前的老教材,时事资料更没党校丰富,我也没见你进过几次图书馆——你学什么了?”

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些,却更戳中要害,“还是觉得学校耽误你了?”

林鸿彬心里一咯噔,曾书记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

他以前在青云山当一把手,习惯了自己拍板、统筹全局,现在窝在后勤处这个部门里,确实不好发挥。

可他不能承认,只能苦笑着摇摇头:

“书记,我不是觉得学校耽误我,是真的想补补知识。

现在搞发展不能光靠经验,得懂市场、懂政策,我得多学学,才能不拖后腿。”

曾书记看着他,叹了口气:“我知道你是干大事的人,窝在一个部门里确实屈才。但现在学校正是用人的时候,你要是有想法,不管是想搞新项目,还是想调岗位,都跟我说,别自己憋着。”

“谢谢书记理解,我现在确实想先把知识补扎实,等想清楚了,肯定跟您汇报。”

他知道,曾书记是真心想让他干事,可眼下,他还得再“苟”一阵子。至少得等祝晓燕毕业了,以及特区成立,那时候才好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