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 第297章 迟早要成为一家人

第297章 迟早要成为一家人(2 / 2)

在座的同志,有的受过委屈,有的挨过批评,可这都是过去的事情。

到了青云山,都是一条船上的人。谁要是想搞小动作,拉帮结派,或者拿过去的事说三道四,发现一个处理一个,绝不姑息!”

林鸿彬之所以如此严厉地强调这一点,这些人曾经遭受过错误批判,谁也无法保证他们心中没有芥蒂,或者不会想要利用曾经被对待的手段为自己谋取利益。

受害者变成伤害者,这在之前的斗争中经常出现。

提前把丑话说在前面,既是警示,也能在真的发生问题时,有明确的处理依据。

或许是曾经的经历让他们变得更加谨慎,或许是刚到新环境还不熟悉,暂时没有心思搞其他事情,反正这批人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表现得还算规矩,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然而,新的问题很快又出现了--这批人的孩子就学问题。

如果是上初中、高中的孩子,还好解决一些,因为学校有寄宿条件,孩子们可以在学校住宿,家长也能放心工作。

但小学生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最近的石洋小学不仅距离远,石谷村到学校也不通公路,如果从育种中心去石洋小学那还挺费时间的。

如果让育种中心自己单独搞个学校,一来成本高,二来学生数量太少,根本不现实。

这个问题让林鸿彬颇为头疼,他思来想去,最终找到了正在负责盖房子的三个生产队长。

“我有个想法,把石洋小学迁到育种中心来,你们觉得怎么样?” 林鸿彬开门见山地说道。

话音刚落,一位陈姓生产队长便立刻皱起了眉头,出声反对:

“把石洋小学迁到育种中心?那我们村里的娃上学不就跑远了?本来在家门口就能上学,多方便,现在迁走了,孩子们每天要走那么远的路,太不方便了。”

石洋小学就在陈姓生产队长家隔壁,对他来说,学校迁走,影响最大。

林鸿彬早有预料,他不急不缓地解释道:

“你先别着急反对,听我把话说完。如果学校迁过来,育种中心可以提供免费住宿,孩子们不用每天来回辛苦。

而且,我们育种中心食堂的菜可比你们家里的丰富多了,孩子们在这边吃饭,营养也能跟上。”林鸿彬试图用这些优厚的条件来诱惑他们。

“我们各家现在吃的不差,而且娃还这么小,离开家住在学校里,我们做家长的也不放心啊。”

“这一点你们完全不用担心,”林鸿彬立刻接话,“我们会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照顾这些孩子,绝对会比你们这些糙汉们带的好。”

“而且,我们单位的这些技术员们也会抽空去上上课,他们曾经可都是大学老师哦。单靠我们村小的这些民办老师可教不好娃的。”林鸿彬使出最后的杀手锏。

就算这几年没有高考了,但在村民的朴素的观念里,念好书是脱离“农业户口”困境最好的途径之一。

其实,林鸿彬还有个心思没说透。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知青迟早是要离开青云山的。

等到知青们都走了,育种中心的农活,基本上还是要落在当地村民身上。

从长远来看,育种中心和村民们迟早要成为一家人,互相帮衬着,才能实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