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军分区后勤部开了一排的卡车来到青云山林场,运走300头杂交猪仔,又有几千元落入林鸿彬口袋,这钱挣得没啥技术含量。
7月10日吃完早饭,林鸿彬带着黄镇山、张钰琪和郭子好来到石洋大队部,今天那两亩空间水稻要收割了。
林爷爷,大队部的干部全员在场。过了一小会,杨国石带了公社的领导过来了。
快9点的时候,张宝言带着三辆吉普车的人在大队部下了车,其中包括已经颤颤巍巍的陆才老研究员。林鸿彬看了这情况,趁人不注意,赶紧把沏茶的水全部偷偷的换成了空间水。
来了这么多人,大队部就显得很逼仄了,一群人就在大队部门口站着,等着省农科所的研究员和地区的领导们。
在等待期间,林鸿彬充当中间人,给县领导介绍在场的诸人。
除了林爷爷,村里的的干部和公社的领导显得有些激动,普通基层同志一年都见不到县领导,就算是公社领导一年都见不到几回县委一号。
也没等多久,又是三辆吉普停在大队门口的广场上。下车的人除了记者外林鸿彬都认识,上个月都见过。
又是一阵寒暄。
“老林啊,几年不见,你这是越活越年轻啊,你这精气神比小伙子还足!”
“老丁啊,没想是你带队,欢迎欢迎。我一退休老头,啥事没有,心里不烦不愁。哈哈哈!”
没想林爷爷认识地区革委会丁副主任,而且还挺熟悉的。
林鸿彬还看到地区革委会农业局局长向林爷爷敬军礼,还恭敬喊了一声:“队长好!”
这位是老游击队员无疑了。周围的除了个别人,对此见怪不怪了,看来这些县里的、地区的领导大多数是知道林爷爷的。
寒暄完毕,一群人就往水田那边走。陆才老研究员则由林振文、王清祥和他家人陪着,搭车先到祠堂那边,再从祠堂那由他家人扶着到田里。
水田边,已经围着一群人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不仅仅是自家生产队的,还有周围村子的一些人,看热闹、看稀奇或者想见证重要时刻的都有。
打谷桶、镰刀之类的也已准备好了。
一到田里,记者就围着农田开始先拍照,然后是省农科院的专家包括陆才研究员神情激动的上手观察,挑了几丛水稻割了分别扎好,然后朝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示意:“丁副主任,我们好了!”。
丁副主任也不磨迹,直接下令:“时间紧,我们就不搞虚的,直接开始吧!”然后一群人就拿镰刀开始弯腰割稻子,生产队的人也开始动了起来,记者也飞快的按下相机按钮。
当然,领导们也就装样子的割了一会儿,站在旁边看起来。他们现在干活少了,腰弯久怕出问题。
而且,就这总共两亩左右的地,围了数百号人,还能让他们干多少活?自己生产队的人都不够分呐,男女老少都想挥舞几下,沾一下新稻种的福气。
还有村里的那些知青,个个也都摩拳擦掌的,这种大事必须参与进来。
人多确实力量大,不到一个小时,稻谷全都装进布袋子里了,开始称重了,两个人抬着大木秤,一个人挂布袋,一个人眯着眼看秤星,一个人拿着笔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