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是蔡崇焕。
“张书记,蔡副书记,各位领导,根据半个多月的饲养情况看,我们养猪场猪的长势会比用原来的饲料喂养的少长肉一成半左右,但能节省饲料费6成以上。猪没有什么不良反应。”
“也可以节省这么多?现在你们养猪场有多少头猪?”
“现在有1200余头,大部分是猪仔,猪仔数量是去年同期的4倍。现在每天能消耗甘蔗渣5000斤左右,随着猪仔长大,还能多消耗一些。主要是没地方找猪仔,除了引进的白猪外,我们把周围的本地黑猪、黑真珠也都收来了,自己繁育还需要一些时间。”
“猪仔一时还真没办法解决。海涛同志,今年把养猪的计划定高一些,困难想办法解决。”
“好!”
县养鸡场、蛋鸭场、渔场也分别做了汇报。
之后是古邑公司的杨国石:“张书记、蔡副书记,各位领导,我们公社共养鸭子8万3千余只,鹅2万余只,竹鼠100余头,杂交猪20头,每天消耗甘蔗渣2万5千斤,随着鸭鹅的长大,这个消耗还能增加一些。”
“你们一个公社养了这么多?”张书记略显惊讶。
“全靠青云山知青林场的支持,公社每个生产队各养1000只鸭子、250只鹅。”杨国石解释道。
张书记随即向蔡德海记询问:“德海同志,全县有多少个生产队?”
“318个生产大队,4801个生产队!”蔡德海精准报出数据。
“如果按这样推广,我们全县能养数百万只的鸭鹅?嘶~”
张书记不禁吸了口气。这一算,数量够吓人的,这个规模远超预期。
在场众人也迅速意识到其中的关键:不患寡而患不均,古邑公社有的,其他公社肯定也会要。
最后所有人都看向林鸿彬,试点单位还没汇报的就剩他一个了,甘蔗渣发酵饲料缘起于青云山知青林场,大家也想了解下这个源头单位的底。至于糖厂,他们不想养,只负责粉碎甘蔗渣。
“张书记,蔡副书记,各位领导,我们林场现在有鸡5万余只、鸭11万余只,鹅3万余只。其中有14万多是刚孵化不久的鸡鸭鹅苗,当然这些包含后天要给养殖场的。
还有大小野猪、杂交猪250余头,山羊200余头,黄猄40余头,鬣羚10头、斑羚16头,竹鼠1000余只,兔子3000余只,鱼塘6个,每天消耗甘蔗渣5万余斤。等水库建成后还能多消耗一些。”
听了林鸿彬的汇报,在场的各个又都吸了一次气,这才是真大户啊。还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动物,有空得去看个稀奇,顺便打个土豪。
“你们现在有多少孵化室?”
“26个,同时孵化15万6千枚蛋。”
“从各单位反馈情况看,甘蔗渣饲料试点算是成功了。”张书记下了结论。
张书记又补充道:“看来今年大家都不缺肉吃了。这个功劳林鸿彬同志当记首功,我们感谢一下林鸿彬同志。”
啪啪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