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鸿彬没继续聊工作,这两位也都是部队出来的,纪律性强,遵守规则、注重秩序,集体荣誉感强,责任感也强,进了林场这样的半军事化单位适应非常的好,加上林场还算完善的管理制度,两人工作还是很顺利的。
之后三人就聊起了部队趣事,反正聊的挺开心的。这么一聊,彼此都熟悉了很多。
与林鸿彬相比,张钰琪这个部队大院长大的同志就单纯许多,对农村生活缺乏常识,但道德感更强烈,社会责任感也是如此。感觉非常的求上进,不甘居人后,不知道这是不是大院子弟的特点?
而黄镇山就很接地气,毕竟一直与基层士兵接触。
林场安排的学习内容着重在管理制度以及各项举措上。
青云山知青林场有明确的组织架构、详细的岗位职责和权限、通畅的工作流程设计、同样详细的考核制度,还有安全生产管理、纪律规范、培训和发展制度、考勤制度、人力管理、奖惩制度、财务制度等等。
这些内容也一并教了,由场办的人负责。
张钰琪也组织这些场长参加学习会和各兴趣小组的活动,最近黄镇山请假了,黄镇山负责的工作交给张钰琪了。
现在开学习会的主力是在林场休养的老同志,他们还组织了社交礼仪、政务礼仪、社交的各种经验等等的学习会。
这些内容一推出,大受林场知青们和来学习的同志们的欢迎。
几位老同志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脸上的笑容都多了不少。
如此多得内容让一群知青林场的小场长们有“拨开云雾见太阳”的感觉,各个如获至宝。
知青林场都是半军事化单位,场长都曾经是军人,管理的模式也大多是在部队上那一套,但知青林场又是生产单位,部队的管理模式难免有点水土不服。
而青云山知青林场弄出来的这一套东西,就是几十年后专门为生产单位服务的,更详细、更系统化、更符合实际需求。
大佬都在最后出现的,林鸿彬也在学习的最后一天下午又和这群知青林场场长见面了,就在林场会议室,林鸿彬和他们围坐着泡茶聊天,就闲聊,气氛还算可以。
“林场长,你们林场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啊!,这几天我们可是学到了很多新东西。”一位场长由衷地感慨。
“这几天的经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林鸿彬微笑着回应。
“那是相当的有帮助,从来没想过还能这么管单位,这么一来,工作上会明了很多。”另一位场长连忙说道。
“我们这也在摸索中,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林鸿彬谦逊地说。
这些知青林场的场长来这里已经第6天了,明天一早这一波人就要送回去了,林鸿彬特地把照相师傅也请了过来,一起拍个照留念。
这种仪式很有必要。当了管理者后,才发觉工作中仪式感很重要。
也给林场那些还没拍过照的人也都来上一份。以前拍过的想再拍的那就得自己付钱了。
晚上搞了个简单的欢送晚宴,这也是仪式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为这次学习交流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二天一早,“青云山培训基地”的第一批学员算是结业了,送回县里汇报学习成果。
青云山知青林场这里也写了一份培训总结给县里。
第一波过来学习的送走几天后,第二波很快的送了过来,是八个知青农场的场长,在知青林场们身上发生的事在知青农场场长们身上再发生一次。
在这期间,古邑公社也安排人过来学习发酵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