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大学老师来了(2 / 2)

“子好,你带一些鸡蛋,带何老师去铁锅厂、玻璃厂打些试验器具,要好要快,费用都记在林场账上,去卫生院开些手术手套和口罩回来,还有把刘剑老师带上,让他去中学看潘金星副教授、郑少远副教授还在不在,在的话都给请过来。暑假了,在学校也挺寂寞的。”

“场长,稍等下,我记一下,太多了,记不住。”

潘金星副教授是榕城大学的,榕大70年复校,复校设置了3个专业: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后又恢复矿冶系,又从师范学院并入数学、物理两个教育专业。潘金星副教授教高中化学,应该是化学系的,该系还没有复课。

郑少远副教授是师范学院的。报纸上有报道该校也是今年复课,并改成师范大学,但只有政教、中文、数学、外语4个系复课,与他这个教物理的没什么关系。70年榕大并入数学、物理两个教育专业时,没有郑少远副教授的份。

等郭子好带着两老师走后,林鸿彬在想着一些事。

动物学的、水产养殖的都有试验小组跟老师们对接,发酵饲料和食用菌也有邱明林跟着,现在还有植物学、蜂学的老师没有人对接,这不能浪费了。晚上得选几个人给两位老师当跑腿的,能学多少看本事了。

还有,既然要做试验,特别是饲料试验,那肯定得有活体动物做比对,小鸡、小鸭、小鹅数量也够,鱼塘里有的是鱼。林场还有4头半大的白猪和一群刚出生半个月的杂交猪,不知道够不够。成年猪就先不计算在内。林场还没有养羊,空间里现在有12头半大的羊,需要的话倒是可以卖给林场。如果要用牛做试验的话暂时没办法。

傍晚,郭子好带了4个人回林场了,潘金星和郑少远两人也带过来了。

需要的器具今天只是给了图纸,与工厂那交流一下,没有这么快。

晚餐没有特别准备,但这些老师们很满意,有肉有蛋有菜有汤还有什么嫌弃的,这可是这几年吃到最好的日常饭食了。

晚饭后,林鸿彬拉住这些老师,拿起茶具开始泡茶。难得场长泡茶,郭子好、邱明林、陈维汉等人也过来了,人有点多,直接把两张桌子拼在一起。

温壶、?装茶、?润茶、?冲泡、?倒茶、分茶等一系列功夫茶流程,动作流畅自然。这是林鸿彬在空间里训练的成果。

待茶水分好后,他抬手示意道:“各位老师,林场条件有限,只能用竹茶具泡茶,大家尝尝味道如何。”

“林场长这手法可以啊,很地道!”王守昆教授说道,一口潮汕腔。喝工夫茶的核心区就是潮汕和闽南。

“刚学了点皮毛,让各位老师见笑了。”

“欸,莫谦虚,手法确实老练,若能搭配一套紫砂茶具,那泡出来的茶滋味肯定更上一层楼!”王守昆教授一脸遗憾地说道,眼中难掩对优质紫砂茶具的向往。

“老王,你这是穷讲究,有得喝就不错了。”

谢联辉是植物学方面的教授,对茶树和茶也有些研究,同样也是提醒王守昆教授不要乱说话。刚才那段话要是被有心人利用了那就没好果子吃。

“紫砂茶具透气性好,能吸附茶香并提升醇厚度,确实用来泡着乌龙茶最合适,可惜这好紫砂茶具难得,全县都没几套好的,以后有机会去苏省阳羡县时,一定要去淘一淘。”

林鸿彬还是把话接了过来。

“哈哈哈,看来林场长也是会喝茶的人。”王守昆教授闻言,顿时笑了起来,此前的遗憾一扫而空,众人也跟着笑了起来,现场氛围愈发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