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着回去分了大家一起吃。山里种树、采石头也都是在干活。”
“哦,也是!”
有活一起干,有好处得分享,家族家族,总会有些规矩的。
吃完午饭,林鸿彬带着村里的乡亲逛养鸡基地和养兔基地。看着养鸡基地里的鸡,乡亲们也如八叔公和三堂叔那样,露出耐人寻味的微笑。
“鸿彬,这一批鸡怎么看着有点眼熟啊,是不是从村里换来的?”
“一部分是!”上次卖给糖厂的母鸡,挑的都是中大往上的,所以从村里换来的母鸡基本还在。
“养的真好,感觉比我们养的好多了!”
去兔子养殖区时的村民们反应很大。
“鸿彬,你说这些兔子都是山里摸来的?你别骗我,我摸了几十年的兔子都没碰上过这么大的。”林勇峰反应最激烈。
巧了,以前是没有,但现在有了,最近林鸿彬在合适的地方放了十几对的兔子,基本是这么大的。
“大叔公,你可能很久没上山了,等有空了再去看看,肯定能摸到跟这差不多的。”
乡亲们逛完林场,总觉的林场有点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
林振文昨天回去,找村里泥水匠、石匠等估算了一下。石谷村村子不大,但各种生活需要的手艺都有,都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这也是家族式村落的特点之一。
“鸿彬啊,昨天我们算了一下,砖头还差一些,瓦片、地砖的缺口比较大,我把单子给你,你安排人让砖厂那边也做好准备了,不要等到要用的时候没材料。还有,糯米先准备1000斤打粉,不够我再找你。”
“行,我马上安排。”
用多少木材林振文没去算,那是林国宣这个木匠的事情。林振元、林国斌、林国宣和林建立等6个现在基本是拿着林场的工资,村里的农活很少去了,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几个也都要听林振文指挥。
林场大基建如火如荼的进行,进入最热闹的一段时期,林鸿彬也经常借口进山找猎物,时不时的带回小麂、野兔等回来,搞的林勇峰心里痒痒的,他也带了两人,唤上家里的大狗进山了。
第一天到处下套,没有收获。第二天开始就有进账了,几天下来,也抓了7只兔子和一头小麂,也都是活的,不愧是老猎手。
被抓到的兔子里好几只是林鸿彬放出去的大兔子,从空间出来的兔子都不够机敏。
亲手抓了些大兔子,林勇峰也放下疑惑。
只是看着几只肥嘟嘟的大母兔子,村里的乡亲们也舍不得吃了,干脆都给林场养,只是要求生小兔后给村里一些。
乡亲们看到林场有修补衣服和理发的,纷纷找上林鸿彬,问能不能也在林场修补衣服和理发。林鸿彬问了黄清流他们几个的意见后,大手一挥,给在这里干活的乡亲发了修衣票和理发票,当做临时工的福利。
反正也没多少钱,就几只鸡的事,最后还不都是贴给林场的知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