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路回来,先到兔子养殖地。
“叔公,这里要建一间库房,跟我们住的房间差不多大。山岭的另一面要弄个竹鼠养殖场,猪舍也要增加一些,猪舍下还要堆个化粪池子。这些需要用石头砌,水也要引过来。”
“嗯,我记下了。”
到一个地方,林鸿彬就介绍要建的建筑。
晒场边上,这里要盖个半敞开的房间当木工房和竹编区;接着是餐厅,餐厅太简陋了,也小了,必须得改;
新房子要盖在老房子后面,准备盖个两层楼共40间,每层双排,楼梯设在中间,左右各5间,一楼左右两边各弄个浴室,还得弄个烧水间,一楼每个房间铺地砖;
靠近养鸡基地的岔路口,路旁要建个半敞开的房间放机器,房间外面还得搭一排的大棚子放材料和发酵饲料场地,饲料拌料区的地面得硬化,由于水泥不太够那就铺石板或地砖,还得挖一些发酵池;
养鸡基地新鱼塘,鱼塘旁边也得修个库房加更衣室;
最后需要找个土层厚的地方挖四个大的山洞,用来做菌类培育实验室,也需要更衣室。
最最后,在离林场本部有点距离的地方都要弄个厕所,这可是生活必需的场所。
“你们现在有多少材料?”
“现在有砖头、瓦片各1万,有水泥5吨。”
“你们这点材料可盖不了那么多啊!”
“之前不是让村里多开点石头吗?那些库房、半敞开的房间就盖成石头房,山洞也用石头顶着,宿舍也用石头盖一层,我只要求盖的牢固。砖头、瓦片、地砖不够可以再买,我有让砖厂那边多烧一些。水泥不够就用糯米浆,我会弄些糯米过来。”
糯米林鸿彬有的是,正好可以卖一些。既然开建了,那就搞大一些,特别是宿舍。
至于工钱?有那么多鸡,怕啥。
“行,那我这边找人先估算材料用量。”
“好!”
下午林鸿彬借了村里的车,把苗都准备好了。
既然要开活了,林鸿彬当然不能怠慢自己的乡亲,他晚上准备去弄头野猪回来。
第二天,村里来了70多人,剩下在村里种油茶树。他们还拉来两口大锅,几袋大米,一些青菜,还有一些炊具。他们来这里算是挣工分的,要自己负责饭食,但林场这里要提供方便,柴火之类的免费,这些是提前谈好的。
乡亲们分工很明确,几个人帮忙杀野猪,十来个人搭棚子、简易灶台,剩下的去种树了。半个早上就搭好一个棚子,搭好简易灶台,并能开伙了。
林鸿彬也扛了一扇野猪肉过来,有100来斤。这野猪是林鸿彬自己打的,有处置权,想给谁就给谁。林场里的鸡算是集体财产,林场自己吃了无所谓,免费的给林场之外的人就不太妥当了。
中午,林鸿彬看到在林场干活的人没有吃肉,赶紧问道:“叔公,你们野猪肉干嘛不煮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