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非是水太凉(2 / 2)

奉天殿内,文武乱成一团,文官们发现朱元璋态度强硬,一些墙头草顿时开口不敢再说什么谏言,还有一些言官已经开始朝着一些熟识的官吏交代后事了。

武官们则是在对着文官中的几个人指指点点,因为方才他们告状的时候可是把李文忠几人给一块告了。

洪武勋贵们同气连枝,此时正想着法子打算下了朝会后怎么报仇呢。

“李仕鲁构陷藩王谋反之罪,宗中,赵仁为同谋,三人死不足惜,其家眷流放云南。”

朱元璋刚一跨入奉天殿便率先发难,三言两语就定下了几人的罪行,他双目在文官队列中不停的扫视,给足了文官压力。

“陈公年迈多病,咱准了他告老还乡,西安府的事还有谁有不同意见!?”

“臣监察御史李原明!有事启奏!”

“奏来!”

李原明大步迈出,完全无视了朱元璋那欲要吃人的眼神,声音清正洪亮大声说道。

“队对于秦王之事,微臣这里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秦王为人小肚鸡肠,认为自己在百姓……”

“够了!”朱元璋喝止住了李原明继续开口,指着李原明大声说道。“乱臣贼子,一并拉下去关起来,按李仕鲁同谋论处!”

“家有诤子,不败其家!国有诤臣,不亡其国!微臣李原明,今日死谏!”

李原明眼睛越发明亮,他双手托着笏板举过头顶,跪在朱元璋下方,临死之前都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君子之风尽显。

“陛下昔提三尺剑,扫胡元之秽浊,复华夏之衣冠,平定四海,绥靖八荒,其勇略诚冠绝古今。”

“然今为庇秦王一人,竟欲缄天下忠谏之口,塞万民悠悠之论,此非圣主所为也!”

“大行皇后崩逝未久,灵枢在堂,犹闻慈训在耳,愿陛下广开言路,采纳忠言。”

“今陛下岂可因舐犊私情,而弃江山大义!若今日因秦王不法而诛戮言官,明日晋、燕、周、楚、齐诸王必效其悖行,视皇明祖训如无物。”

“长此以往,藩镇割裂,黎庶倒悬,恐生时日曷丧之叹!待到民变蜂起,陛下尚以为天下太平乎?”

“到了那时,陛下是不是还打算掩盖其他藩王的罪行,将民变归咎于治下官吏压迫百姓?又或者是另一个王举子?另一个钱举子?”

詹徽看着意气风发的李原明,眼神里全是歉意,按道理来说,此时此刻的他应当与其一块站出来,但他不敢,他怕死!他看懂了朱元璋今日就是来杀人的,哪怕是皇后娘娘复生都阻止不了他!

“咱看你年轻,肚子里有点墨水,岂不闻君臣父子之说,构陷之语何来忠言!拖下去!”

朱元璋握着拳头,招呼了早已等候多时的侍卫命其把人给拖走。

如果有可能,他是真的不想杀了李原明,李原明的话深深打动了他,话语中全是大道理。

尤其是那句马皇后的临终之言,以及以及袒护秦王后,其他藩王定然会更加狂妄,这也是他心里头担心的事情,西安府的百姓都被逼的聚众报官,那多几个造反的也不是没可能。

“臣言尽于此,临死之前惟愿陛下警醒!”

李原明根本不给侍卫近身的机会,他甩开侍卫,对着奉天殿内离他最近的柱子就撞了过去,说是死谏就是死谏,我大明言官可不都是水太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