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才学有名望,他在大明朝为官可不只是让大明朝多了个官,他是闽地的文人领袖,在天下都是数得着的清流,他能入朝当官,就代表着他背后的文人认可大明,而不认可元朝。
这是朱元璋最需要的一点,天下文人学子多了去了,可能如陈汶辉一般重要的,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最关键的是这老头如今八十岁了!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了。
他这个年纪本身德行又好,朱元璋又拿不住他的小辫子,哪怕是他的子孙后代有人德行有亏,也怪不到他的头上去,因此朱元璋才会如此头疼面对他。
“陛下!!”
陈汶辉再次昂首高声示意,朝议之时,朱元璋竟然发呆无视他的进言,实在是太过目中无人了。
“陈公何事?”
“老臣想劝谏一番陛下,您今日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日后若再想这天下之人开口,可就难了。”
“咱何时不让你们说话了?”
“既然如此,那恕老臣无礼,老臣年事已高,恐不能伴在陛下左右,这大明江山,就留给陛下一人自欺欺人吧。”
“你!”
朱元璋噌的一下站起身,右手怒指陈汶辉。
“老臣怎么了?陛下何故发怒而不顾君王仪态?天子当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陛下何故喜怒全于表面?”
陈汶辉双手交叉放在腹部,眯着眼睛笑呵呵的看着朱元璋,骂人不带脏字不在乎如此。
“陈公,我敬你年迈,既然年事已高,那便回乡养老去吧!”
朱元璋还是没敢怎么样陈汶辉,对他来说当务之急就是把人给打发了。
“整个西安府的百姓官吏都知晓是秦王滥杀无辜,满朝文武包括陛下也都知晓,陛下此举不是自欺欺人是什么?”
朱元璋打算放过陈汶辉,但陈汶辉可没打算放过朱元璋,他站出来就是要给天下文人做个表率的,他就没打算活着。
这个天下从不缺为民请命之人,但更多的却是跟在他们身后想着不劳而获的人,剩下的那部分就是冷眼旁观和风言风语的家伙。
大明朝也不例外,满朝文武这么多人,西安府的事情闹得这么大,但给朱元璋上书的就那么几个,给朱标上书的人倒是不少。
“咱说了,万事万物都讲究个证据,咱的证据拿出来了,你们呢?难不成就凭你们这几张嘴,就让咱处置自己的儿子!”
“陛下!陛下!”
朱元璋话音刚落,方才领着李仕鲁出去的侍卫就火急火燎的跑了进来,右手还指着殿外。
“干什么!慌慌张张成何体统!谁教你的规矩!”
朱元璋大怒,本来就心里不顺的他一点面子都没给来人留。
“陛下,外头!李廷尉摔死了!”
此人言语一出,满堂哗然,尽皆朝外张望,甚至有几个李仕鲁的门生直接跑了出去。
“谁让你摔死的李廷尉!”
“不是臣做的,是李廷尉下台阶之时,自己往柱子上撞,最后从台阶上滚了下去当场身死,周围锦衣卫都可为臣作证,不是臣摔的李廷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