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想着,自己将近十年没有回家,不知道村里的人还认不认识他,村里面出生的小孩更是只闻其他进士的名声却不见其人。
职位颁布下来,王文昌自此放松许多,整个人没有之前紧绷的状态,面上带着微笑,心中非常感激王远:“王远,谢谢你,要不是你,我不可能会去往这么好的位置,可能会分配到偏远的地方,你给咱们村子开了一个好头,村里面的小孩子都以你为荣。”
王文昌笑着说道:“他们经常说,要向你学习,好好读书将来也到京城做官,可惜的是,学堂建了好几年,也没有一个小子考中童生,明明请的先生学问很好,就是出不了成绩,大部分都是学几年认识字之后,就去县城府城当伙计找活干。”
王远却觉得现在进步很大,至少村子里面的小孩从五岁开始,可以免费上学三年,三年就能识字不少,大部分基础的字就会,不至于被别人坑骗。
他们在县城找到活干走出去,有胆量吃苦能干,挣钱养活自己就很好了,还会时不时的给家里面一点钱。
会读书的天才可遇不可求,他相信过不了几年总能出一个童生的。
读书的父母好像生出的小孩更聪明一点吧,想到这,王远皱着眉头问道:“村里面的女孩子有识字的吗?”
王文昌一怔,摇摇头:“只有男孩子能进学堂认识字,至于女娃没有。”就连他的女儿也只是让自家娘子教导一番,认识字会管家就行。
王远想到朝中的风向,好像没有不让女孩子读书的现象出现,沉声问道:“那二十亩田地的收入每年够学堂的费用吗?”
“够了,那二十亩地放在你的名下,还不用税收,每年都能省下一点,我一般当做奖励发给念书聪明的孩子,王远,难不成你是想要让村中的女娃娃进学堂读书。”王文昌眉毛一挑,惊讶的问。
王远点头,依靠在椅背上面轻声说道:“总觉得要公平一点,男孩女孩毕竟都是我们王家村的孩子,她们认识字在夫家至少能过得好一点有面子,万一识字也能在县城找到挣钱的活呢?不至于被别人坑骗了。”
王文昌想了一番,“会不会有什么出格的地方?毕竟还没有这样的规矩。”
王远摇头:“据我所知,没有,朝中大臣们都会让自家的女儿去宗族的学堂读书,我们现在有这样的条件钱财,再加上你也做官,临安县没有人会为难我们。”
王远越说越觉得可以,两人商量一番定下主意,王远可以再出五十两银子买学田,让学堂收取女孩子读书,女孩子免费读三年,认识字就行。
至于先生,最好找一个女先生,两人想了半天也没找出来一个认识字的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