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面圣(2 / 2)

内阁首辅江悯站出来说:“陛下,臣看这十份卷子写的都很好,言之有理,有不少稍微改动一下都能实现,实在是难以分辨,还是请皇上定夺。”

景隆帝心里面哼了一声,这个老匹夫从年轻的时候就会说一些场面话,现在人老了,场面话是说的越发熟练了。

眯着眼睛,看着第二张试卷,抬手说道:“这魏启答得不错,画写的很好,没想到字也写的很好,颇有他父亲当年的风范,就第一名吧。”

“榜眼嘛,我看这王家村王远不错,写的方法条理有据,人年纪轻轻,就能从小村子里考上进士,我们应当支持这样的人是不是,我们国家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场下的大臣一惊,皇帝这是不满意他们的顺序吗?竟然跳动如此之大,将第一名放在后面,当场给他们当头一棒子。

还有一点就是,皇帝现在是大力扶持寒门,尤其是王远这样的农家子,更是重点对象,后面无师无门,顶多就是明清书院的一派的学生。

“探花郎,就高云恒吧,写的一手好字,其中的新增“实务策”一关倒是新颖,当得第三名。”

话音一落,后面的试卷就不再继续点评,竟然完全落下了户部尚书的嫡孙任荣韶。

户部尚书任大人心里面苦笑几声,是他的错误,之前办的一件事情,办的不利,惹得景隆帝不高兴,再加上他掌管着钱袋子,这是皇上给他的一个警告,没想到竟然还牵连到了自己的孙儿的科举考试。

以后定不能形势如此张扬,还是要低调,因此他们这一派别的人此时根本不敢有反对的念头,全都老老实实地站着。

只是,还有人当场就站了出来,话里话外都是反对,“陛下,臣认为有所不妥,王远此人写的策论过于异想天开,尤其是让那些农学家等人不考科举就举荐做官,他们大字都不认识几个,怎么能突破特例直接做官,实在是有违天地有违君心。”

反对的人是国子监的最高负责人祭酒明蔡,此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好的坏的都学了一遍,严肃正经刻板,朝堂上有出格的事情总是会站起来反对,这一次也不例外。

景隆帝也知道此人的性格,已经习惯他的反驳,没将他的意见当一回事,原本祭酒是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只要在朝堂上面安安稳稳的站着就行,不知道为何,他选的这个祭酒明蔡,性格和其他的祭酒不一般,完全不像是德高望重的老先生。

只是有暴躁的武将站起来反驳,他们这些人不拘小格行为不受拘束,经常会做出一点不文雅的事情,被祭酒在朝堂上面告状了好几次,早就和他结下了梁子。

一听明蔡的话,立马斜着眼睛阴阳怪气道:“明大人,您吃的粮食谁种出来的,您吃的菜又是谁种出来的,要是没有这些老农民种出来的粮食,您早就饿死了吧,干脆明大人您就不要吃饭了,直接喝西北风,读你的书去吧,反正您也不需要这些老农民。”

又看向景隆帝,恭敬地拜道:“皇上,我也觉得这个进士写的不错美,当得起榜眼第二名。”

明蔡被他说的一哽,指着这位武将嘴巴张张合合,直接气的说不出话了,他身后的司业赶紧给他顺气,他也已经习惯这位顶头上司的做法,见怪不怪,反正他觉得明大人是个精老头,虽然天天蹦跶,但是从没触犯过景隆帝的底线,倒也是个奇人。

景隆帝看了一出好戏,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宣他们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