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内部,读卷官加班加点的开始工作,要在六天的时间里面批完三百多份卷子。
通常由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通政使司使、大理寺卿等中央最高级别的文官担任,人数一般为8人,要是他们中间,有自己的子孙后代参加其中的考试,就会有其他的文官替补进来,绝对不会出现作弊的情况。
卷子都被糊上姓名信息,分成若干份送到他们手中,相互交换卷子份数,确保每一个卷子都能到被八位读卷官看过,进行批改。
按照自己的喜好,写的优秀的策论,会在上面画上圈圈,最后选出来圈数最多的十份卷子交给皇上,由皇上定夺最后的成绩排名。
在揭榜成绩的前一天中午,全部卷子终于批改完成。
四月八号,王远早早地来到皇宫门口,他们这些人穿着礼部统一发放的进士服,站成两排等着最后的结果。
王远的心情特别忐忑,不知道自己的排名会不会变,能不能再向前进两名,前三名的含金量最高了,状元,榜眼,探花。
状元不用想了,肯定轮不到他自己,要是能中个探花也不错,成为本届最帅探花郎。
世人只会在意这前三名,谁会记得第四名。
就算不能向前进一步啊,那可千万别后退几步,否则他得懊恼极了。
因为分成两列,他是第五名,前面站着高云恒,他看上去特别悠闲,像一根竹子似的,亭亭玉立。
能看见第四名的任逍遥,他应该也特别紧张,紧紧捏着一小撮衣服,左右张望了一下。
此时,皇宫内部,景隆帝坐在御座上,殿内站着一些重臣,前十名的卷子呈现在他的面前。
昨天晚上就将这十份试卷读了好几遍,这一批进士的质量都不错,他出的那三个问题答得都挺好的,至少书面理论知识都学得很好,写的文章看的让人热血沸腾。
他希望的是,能够从中看到这些年轻人的想法,国家应该要怎么发展,怎么才能良好的运行下去。
皇位能够由太子顺利的接过去,这些进士以后都要交给太子,成为他的中坚力量,和太子相辅相成,
这些试卷由读卷人读了一遍,王远排在第八个位置。
景隆帝沉吟片刻说:“诸位爱卿,你们可有最满意的人选?”
场下的大臣不语,这都是由您亲自做主的?我们怎么敢做主,怕不是嫌自己死的太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