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信放到王大山手上,两人凑在一起,悄咪的说:“这信件里面说了,有这些东西的来历,最好呀,你们搬到后院去看。
放好之后,冯管家摆手:“王老爷子,我们先走了。”
“哎哎,拿点粉皮回去。”
每人给他们装上两斤粉皮带着,冯管家装上五斤带着。
王大山听懂了,就没留他们多坐一会。
一个人搬过来小马扎坐着,就盯着这两个箱子看着,也没动,将信打开,是自家孙子的字迹,虽然他看不懂。
决定等到王二志他们回来再说。
粗糙的手指细细抚摸信件的字迹,距离王远走了一个月的时间,乍一听见王远的消息,好像过了一年的时间一样。
“怎么还没来,他们,一到重要的时候就磨磨蹭蹭,什么时候也回不来。”
王大山等了才没几分钟,就坐不住了,心里面焦急,暗自骂道,这三个儿子,平时回来的怪早,到要紧事就指望不上,还不如远哥儿贴心。
越等越焦急,王大山已经站起来几次,探头看着外面的人。
忽然,看见自家的牛车,熟悉的大牛头。
站在街上就催促着:“还不赶紧回来,远哥儿来信了,还给我们捎了信回来,就等你们了,磨磨蹭蹭的,也不知道着急一点。”
王大志在前面架着牛车,忽然遭到他爹的骂道,有点委屈,看着远处的天色,这也不晚呀,平时都是这个点回来,今天还早了几点呢。
王二志听到自家儿子的消息,跳下牛车,跑到王大山旁边。
“爹,远哥儿,什么时候来的信。”
“还不赶紧进来,磨磨蹭蹭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老头子呢。”王大山骂道。
王二志不自然的摸摸鼻子,他爹一碰上远哥儿的事情就干着急,比他这个亲儿子还亲近。
和三志面面相觑,默默挨着王大山的批评,王大志则去后院去找位置停牛车。
四人将两个箱子抬到后院的房间,都围着这箱子看,厚重,带着铁锁,上面还有花纹,看着这箱子就不一般。
王三志摸着这花纹,连连惊叹:“这箱子要是放到我们家以前,就能当传家宝,留给后面的小孩。”
“赶紧打开看看吧,里面可能是书本,都是远哥儿珍惜的东西。”王大山催促着。
王二志觉得那个小箱子特别重,不会是装的银子吧,抱着怀疑的态度打开锁。
忽闪而过的银光,晃到了他的眼睛。
白花花的,真是银子。
“哇。”
“我去,银子。”王三志惊叹一声。
王大山也是惊讶,一巴掌拍到了王三志的头上,瞪了他一眼,这个不省心的儿子,还说出来,就不能憋在肚子里面吗?万一叫人家听见怎么办,这么大一笔银子。
门虽然已经关上,王大志又赶紧站起身,将门紧紧地锁上。
王大山又打开了另一个箱子,丝绸长衫,还有布料,在村子里都穿不出去,都不能干活,实在是太精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