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志心里面焦急,脑子里面联想到不好的事情,远哥儿在书院不会被人家欺负,给的东西吧。
着急的喊出来:“爹,远哥儿,他。”
王大山也非常担心,远哥儿这是从哪里搞来的东西,会不会是发生出现意外了?
不行,不能再想了。
沉吟一声,“大志,赶紧将安哥儿喊回来。”只有王安识字。
“好,爹。”王大山赶紧打开门跑出去,酒楼就在前面的那一街上,离得很近。
王二志只怨恨自己之前怎么不跟着远哥儿识字,要不然现在就能打开书信看一看,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内外都焦急,上火。
王三志倒是没那么担心,他觉得侄子王远已经成为秀才,身上有功名,地位那么高,谁会欺负他呀。
心中琢磨,只不过是去书院上学,就挣回来这么多银子,以后前途无量,得让全哥儿和侄子搞好关系,之后全靠他们一家全靠侄子了。
明清书院也是个好地方,必须得让全哥儿考上秀才,也到书院上学,给他挣上一大笔银子。
不求多,能让他老了之后吃得好就行,现在就得让自己婆娘盯紧王全一点才行,给他老老实实地读书科举。
王大志风一样的速度将王全从酒楼拽回来。
没到吃饭的点,酒楼现在人不多,王安和掌柜的打了一声招呼,急急忙忙跑走了。
王大志没说明白,王安以为王远是出现什么事情了。
回到后院,看见银子与好料子的衣服。
心中一凉,完蛋了,王远出事了。
满脸焦急,怒喊一声:“爷爷,走呀,大弟怎么了,我们赶紧走呀,去省城。”
“王安,看信上面写的什么?”
王二志一把将书信拍到王安的身上。
王安着急忙慌一看,是他大弟的字迹,这不会认错,之前经常抄王远的策论作业,对他的字迹无比熟悉。
从头到尾认真的看了一遍,瞬间放下心,远哥儿这混小子,吓他一跳。
王远写的信都是口语大白话,容易看懂。
王安从头到尾给王大山他们读了三遍,读的嗓子都冒烟了,王大山才让他停下来。
听完之后。
王三志气愤的说:“那个李公子真是太坏了,竟然找远哥儿的事情,幸好远哥儿让他同窗找山长,那山长怪好的,还是他哥哥讲理,最后才解决这件事,还赔了这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