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打算(2 / 2)

宿舍变成他们三个人住下,另一个床铺空下,分成三个地方,放他们三个人的东西,房间里面也没有那么拥挤。

院试的题目和之前没什么区别,经义,诗赋,算学,策论这四种类型,重点还是要放在经义和策论上面,这一年的时间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多写多练多总结,秦秀才则是指导点评做出来的文章,给出建议。

王大山回家之后,买房子的事情他哪一个儿子都没有透出来。

先和陈氏透透气。

晚上,没点油灯,透着夜色,两人坐在床边。

王大山提起:“要不要给远哥儿买个房子,在县城好歹有个地方可以住下。”

陈氏想得深一点:“给远哥儿买了,其他房的人怎么办?还有安哥儿到15岁,是该定亲的年纪了。”

沉默片刻,王大山才开口,“要不然买个带铺子的小院子,总得让远哥儿有个歇脚的地方,以后卖粉皮也方便一点。”

“这买卖,还能接着挣银子,到时候再买其他的院子。”

陈氏起身点上油灯,从床“先看看攒了多少银子,能买得起不?”

王大山信誓旦旦的说:“我心里有数,这几年都没大花钱,一个小院子还是买的起的。”

这些年赚的铜钱,每次积攒到一定的数量,就去换成银钱藏在里面。

一年年下来,都没算过有多少银子了,只知道有个大概的数目。

仔细一算,这六年的时间,竟然攒了有80两银子左右,加上之前王远卖方子赚来的10两银子,加起来一共有90两银子。

家里面抠抠搜搜的不敢花钱,穿的用的吃的都是自己做的,这些年花的最大的一笔钱就是买牛,用了12两银子。

不过得留下三十两银子,用作王远明年赶考的路费钱,还有十两银子以防万一。

就是安哥儿那个气人的孙子,不让人省心,不知道他想要什么样的媳妇儿,也不让媒婆上门说亲,一直不让相看,今年过年的时候甚至都没回家,躲到酒楼里干活,问他也问不出来到底相中哪家的姑娘了。

王大山提到王安就生气:“王安,真是随了他爹,犟种一个。”

陈氏奇异的看了一眼王大山,这说到底还不都是随了你。

叹气道:“安哥儿那孩子,应该是在外面有喜欢的姑娘了,可能觉得配不上人家,之后让他自己想明白就好了。”

王大山还是气得慌,干脆不想大孙子了。

和陈氏商量道:“这五十两银子,最好买个带铺子的院子,前面可以做买卖,后面带几个房间,也能让远哥儿有个住的地方。”

“明天全家聚在一起,商量一下,之后让桃花在县城打听打听,有没有带院子的铺子卖。”

两人商量好之后,就灭掉油灯,躺下睡觉,半夜还要起来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