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过后,青溪县迅速转入灾后重建工作。路远和金茹忙碌的身影出现在各个受灾点,协调物资,安抚民心,部署防疫和基础设施修复。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灾情很快得到控制,社会秩序井然,没有发生次生灾害和重大疫情。
然而,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波却悄然降临。
这天上午,路远正在主持召开灾后重建部署会,秘书神色紧张地推门进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路远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会议室内顿时鸦雀无声。
“会议暂停十分钟。”路远说完,起身快步回到办公室。
电脑屏幕上,赫然显示着省内一个颇有名气的网络论坛的热帖标题——《优秀县委书记的另一面:青溪路远与美女记者的雨夜密会》。帖子里附了几张模糊不清的照片,是前几天暴雨夜在黑石乡,苏晚晴给路远送姜汤时,两人在房间门口交谈的场景。由于角度和光线问题,照片看起来颇为暧昧。发帖人用极具煽动性的笔触,暗示路远与省报女记者关系非同寻常,利用职权进行利益交换,甚至影射其生活作风有问题。
帖子发布不到一小时,点击量和回复数已惊人地增长,各种猜测和负面评论开始发酵。
“查!立刻查出发帖人Ip和身份!联系网信办,尽快控制舆情,防止恶意扩散!”路远强压着怒火,对跟进来的赵铁柱和金茹下令。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有人恶意中伤,意图破坏青溪稳定和他个人的声誉。
“路书记,这明显是有人故意抹黑!”金茹气愤地说,“苏记者当时是正常采访,送姜汤也是出于同事间的关心……”
“我知道。”路远打断她,眼神冰冷,“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他深知网络谣言的杀伤力,尤其是涉及男女关系的绯闻,最容易吸引眼球,也最难彻底澄清。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苏晚晴打来的。她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焦急和愤怒:“路书记,您看到网上的帖子了吗?太无耻了!这完全是捏造!我已经联系报社法务,准备追究发帖人的法律责任!”
“苏记者,你别急,清者自清。”路远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静,“我们这边已经在处理。这件事可能会给你带来困扰,我很抱歉。”
“该道歉的是那些造谣的人!”苏晚晴语气坚定,“路书记,我相信您的为人。这件事我们不能退缩,必须正面回应,彻底揭穿谎言!”
挂断电话,路远沉思片刻,对金茹说:“准备一下,下午召开一个简短的新闻发布会。我和你一起出席,正面回应此事。态度要坦诚,事实要清楚,但不对恶意猜测进行过多纠缠,重点转向介绍灾后重建工作,转移公众视线。”
“好!”金茹立刻领会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