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土清香似顺着风飘上云端,钻入孙悟空的鼻腔,引得他连连惊呼:“那便是醴陵瓷窑!看那烟炊与灵雾,定是瓷小妖在此修行制瓷!俺好像都闻到瓷土的香味了,比之前在长沙闻到的糖油粑粑香更特别!”
他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想去触碰护灵罩外的灵雾,却被哪吒拦住,示意他莫要妄动,以免惊扰了下方的瓷小妖。
唐笙笑着点头,目光落在手中的 “荆楚精怪秘录?株洲篇” 上,此刻册页上的灵雾愈发浓郁,虚影也愈发清晰,似在指引众人前往瓷小妖所在之地。
她轻轻翻开册页,那灵雾随她的动作流转,渐渐在众人面前幻化出更细致的景象,清晰显现出瓷窑旁的空地与忙碌的瓷小妖。
虚影之中,瓷窑旁的空地上,待烧的瓷坯摆放得愈发整齐,每一排瓷坯前都立着一块小小的瓷牌,上面刻着瓷坯的塑形日期与注灵进度,似在记录制瓷的每一步。
十几个娇小身影仍在瓷坯间穿梭,它们的动作愈发清晰,周身的薄瓷膜在阳光下泛着莹白灵光,似一片片透明的玉片;头顶的 “瓷冠”,乃以灵髓瓷土混合自身灵韵制成,泛着淡青灵光,随动作轻轻晃动,似一朵小小的青莲在头顶绽放。
小妖们身穿的瓷片短衫,乃以烧制失败的灵瓷碎片重新炼化制成,边缘泛着莹白,每一片瓷片上都刻着细小的护灵纹,跑起来时,瓷片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 “叮叮” 声,似一曲悦耳的乐章。
它们手中的莹白瓷土,泛着淡淡的灵光,被小妖们捏成各式形状,有的成碗,有的成盘,有的成瓶,每一个动作都轻柔缓慢,似在呵护易碎的灵韵,生怕一丝不慎,便会毁了手中的瓷土。
小妖们将瓷土塑成瓷坯后,又以指尖轻轻抚摸瓷坯表面,将自身灵韵缓缓注入,瓷坯表面的淡青灵光愈发浓郁,似有灵息在其中跳动,让每一件瓷坯都似有了生命。
“瓷小妖与瓷共生,以瓷土为食,以灵火为暖,每日辰时,当东方泛起鱼肚白,地脉灵火最为旺盛之时,便会在窑旁塑坯、注灵,此时窑火初燃,瓷韵最纯,无一丝杂质,正好能见它们施展‘瓷韵凝灵’秘术,习得其中精髓。” 唐笙的声音缓缓响起,带着对瓷小妖习性的了解,也让众人对即将到来的会面多了几分期待。
话音刚落,祥云已缓缓降落在瓷窑旁的空地上,落地时轻无声息,无一丝震动,生怕惊扰了忙碌的瓷小妖。
窑旁的空气里,满是瓷土与窑火的清香,那瓷土香带着灵韵,吸入肺腑,能让人心神安定;窑火的清香则带着暖意,似能驱散体内的寒气,让四肢百骸都感到舒畅。
脚下的灵土泛着淡青灵光,那灵土乃瓷窑千年滋养而成,土中蕴含着浓郁的瓷韵,踩在上面,似能感受到瓷小妖日复一日制瓷的执着。
土面上散落着细小的瓷屑,那瓷屑非寻常碎瓷,乃小妖们制瓷时不慎掉落的灵瓷碎片,虽不成器,却仍泛着淡淡的莹白灵光,踩在脚下发出轻微的 “沙沙” 声,似在与灵土共鸣。
不远处的灵泉池,池水清澈见底,泛着淡青灵光,池边摆放着几只陶制水桶,乃小妖们日常取水浸泡瓷土所用,桶壁上刻着简单的护水纹,能保池水源源不断,且水质始终纯净无杂。
刚落地,众人便收了祥云,将灵具笼轻轻放在灵土上,笼底垫着隔热玉垫,防灵具与灵土直接接触,沾染过多瓷韵。
唐笙率先迈步走向瓷坯区,脚步轻缓,似怕惊扰了忙碌的瓷小妖,手中的 “荆楚精怪秘录” 已收至袖中,册页上的灵雾渐渐散去,似已完成指引之责。
二郎神与哪吒紧随其后,二人皆敛去周身灵光,只留淡淡的护灵气息,以免灵光过盛,刺激到喜静的瓷小妖。
孙悟空也学着众人的模样,放轻脚步,却难掩心中的好奇,一双火眼金睛不住地打量着周围的瓷坯与瓷窑,目光最终落在一只从瓷坯后探出头的小妖怪身上。
那是一只最小的醴陵瓷小妖,身形比其他小妖矮了半寸,周身的瓷膜更薄,几乎能看清体内流转的淡青灵韵,似一条灵动的小溪在体内奔腾。
它头顶的 “瓷冠” 小巧玲珑,乃用最细腻的灵髓瓷土制成,泛着淡淡的淡青灵光,冠顶缀着一颗米粒大小的瓷珠,是它修行时凝结的灵韵所化,轻轻晃动间,似有微光闪烁。
小妖身穿的瓷片短衫,瓷片皆为最小的菱形,边缘打磨得光滑圆润,不会划伤自身,短衫背后绣着一朵小小的瓷莲,乃醴陵瓷窑的象征,跑起来时,瓷片相互碰撞,发出 “叮叮当当” 的轻响,似孩童手中的玩具,悦耳动听。
它手中捧着一小块莹白瓷土,那瓷土泛着淡青灵光,大小刚好能握在掌心,瓷土表面还沾着少许灵泉水珠,晶莹剔透,似一颗颗细小的珍珠,让瓷土更显温润。
小妖的圆溜溜的眼睛,似两颗莹白瓷珠,泛着灵光,此刻正好奇地盯着孙悟空的红毛,目光中没有丝毫畏惧,反而带着几分探究,似在疑惑这 “红绒球” 为何与周遭的瓷色格格不入。
见众人走近,小妖没有躲避,反而轻轻从瓷坯后走出,小步小步地来到孙悟空脚边,抬起头,用小爪子轻轻碰了碰他的红毛。
那爪子似瓷所制,却不似寻常瓷器那般坚硬,反而带着几分柔软,触碰毛发时,似羽毛轻拂,不会造成丝毫损伤。
孙悟空被这突如其来的触碰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想往后退,却又怕惊扰了小妖,只好硬生生停下动作,低头看着脚边的小妖怪,眼中满是惊讶:“你这小妖怪,倒不怕俺老孙!”
小妖似听懂了他的话,轻轻点头,又用爪子指了指孙悟空手中的灵具笼,似在好奇笼中装着什么。
唐笙见小妖温和亲近,心中松了口气,知晓此行不会因陌生而引发冲突,便从怀中取出 “瓷韵交流帕”,轻轻展开。
那帕子以瓷丝织成,泛着莹白灵光,帕面上绣着的小巧瓷碗,乃瓷小妖日常所用之器,此刻遇周遭的瓷韵,正微微颤动,似在与小妖的灵韵共鸣,帕边还缀着细小的瓷珠,晃动间发出轻微的声响,更显精致。
“我们乃从十堰灵馆而来,此行非为惊扰,实乃想向诸位学习‘瓷韵凝灵’秘术,还带了醴陵特有的莹白瓷土作礼,此土乃灵髓瓷土经灵泉浸泡而成,纯度极高,可助诸位修行制瓷。” 唐笙的声音轻缓柔和,带着淡淡的瓷土清香,似灵泉流水,能安抚人心,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小妖耳中。
她一边说着,一边从灵具笼中取出一只瓷罐,打开罐口,里面装着莹白瓷土,那瓷土泛着浓郁的淡青灵光,比小妖手中的瓷土更显纯净,瓷土香也更浓郁,似能将周遭的瓷韵都吸引过来。
小妖盯着 “瓷韵交流帕” 与瓷罐中的瓷土,眼中满是欢喜,轻轻接过帕子,将其小心翼翼地铺在一旁的瓷盘上,生怕帕子沾染尘垢,又从怀中取出一小块泛着浓郁淡青灵光的瓷土,放在帕子中央,似在回赠礼物。
那瓷土乃小妖精心储存的 “凝韵瓷土”,需以自身灵韵滋养百日方能形成,比寻常灵髓瓷土更具灵韵,是制瓷的上佳之材,小妖将其赠予,足以表明友好之意。
其他醴陵瓷小妖见此,也纷纷从瓷坯后走出,围在唐笙身旁,它们的身形各异,有的高大些,有的矮小些,却都与最先走出的小妖一样,周身泛着莹白灵光,眼中满是温和,没有丝毫敌意。
有的小妖手中捧着刚塑好的小瓷杯,有的捧着待注灵的瓷坯,还有的捧着盛灵韵的小瓷瓶,似在向众人展示自己的制瓷成果,也似在表达欢迎。
它们手中的器物,皆泛着莹白或淡青灵光,无一件有瑕疵,每一件都似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让众人忍不住驻足欣赏,连孙悟空都忘了好奇,目光紧紧盯着小妖手中的瓷杯,似想将那瓷杯的每一处纹路都刻在眼中。
孙悟空凑上前,蹲下身,与小妖们平视,眼睛死死盯着一只高大些的小妖手中的瓷坯,那瓷坯已塑成碗状,表面泛着淡青灵光,碗壁薄如蝉翼,能看到碗底流转的灵韵,似有活物在其中游动。
“这瓷坯能做成碗吗?做成碗后,能否装长沙的糖油粑粑?俺之前在长沙时,用瓷碗装过糖油粑粑,只觉那粑粑的甜香更浓,若用你们这灵瓷碗装,想必会更美味!” 孙悟空的声音带着几分期待,眼中满是向往,似已想象到灵瓷碗装着糖油粑粑的场景。
那高大些的小妖,乃这群瓷小妖的首领,它头顶的 “瓷冠” 最厚,泛着浓郁的淡青灵光,冠顶的瓷珠也最大,似一颗莹白的小月亮,瓷片短衫上还缀着一颗小瓷珠,乃它修行多年的象征,比其他小妖更显威严。
首领似听懂了孙悟空的话,轻轻点头,将手中刚塑好的小瓷碗递到他面前,示意他查看。
那瓷碗泛着莹白灵光,碗壁通透,能清晰看到碗内的纹路,碗沿圆润光滑,不会划伤嘴唇,碗底刻着细小的 “醴陵” 二字,乃瓷窑的印记,摸起来温润如玉,没有丝毫粗糙感,比孙悟空之前见过的任何瓷碗都要精致。
孙悟空小心翼翼地接过瓷碗,生怕力气过大将其摔碎,双手捧着碗,翻来覆去地看,目光中满是喜爱:“这碗真好看!比俺之前见过的瓷碗都透,摸起来也更润!用它装糖油粑粑,肯定能让粑粑的甜香更持久,还能保粑粑的温度,不会轻易变凉!”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瓷碗凑近鼻尖,轻轻嗅了嗅,碗上的瓷土清香与灵韵交织,似有安抚心神之效,让他原本急切的心绪渐渐平静下来。
【吃瓜系统提示:触发 “醴陵瓷小妖赠瓷碗”“悟空赏瓷显童真” 仙瓜!】
唐笙一行此番与瓷小妖初见,便获赠灵瓷碗,足以表明小妖们的友好之意,后续学习秘术定能顺利许多。
瓷土灵韵充足,无论是唐笙带来的灵髓瓷土,还是小妖回赠的凝韵瓷土,皆纯度极高,灵韵浓郁,无一丝杂质,为后续制瓷打下坚实基础,瓷韵度已达九成,远超寻常瓷土。
“瓷韵凝灵” 秘术的学习线索已清晰显现,首领小妖递出的灵瓷碗,乃秘术制成的半成品,可通过观察碗身的灵韵流转,初步了解秘术的注灵技巧,为后续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吃瓜进度因此提升 0.3%,修行路上的见闻又添重要一笔,对天地间灵韵的理解也更进一层,能助众人在修仙途中走得更稳。
此次奖励 “瓷土储存瓷罐”,此罐以醴陵千年灵瓷制成,泛莹白灵光,罐壁覆有护灵纹,能将瓷土中的灵韵完美储存,不泄分毫,且罐内干燥,不会让瓷土受潮变质,确保瓷土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另有 “瓷坯塑形瓷盘”,以莹白瓷制成,泛莹白灵光,盘面经灵泉打磨百日,光滑如镜,无一丝瑕疵,且盘底刻有塑形阵纹,能引导瓷土在塑形时自然形成规整的形状,减少塑形难度,提升瓷坯的成功率。
还有 “醴陵瓷小妖秘术手册”,以瓷丝织成,泛淡青灵光,手册内页记录着 “瓷韵凝灵” 秘术的基础步骤,乃小妖们世代传承的制瓷经验,文字旁还配有简单的瓷画,清晰展示每一步的操作细节,让学习者能更快理解秘术的精髓,少走弯路。